第一部
我的前半生:中国上海
第一章
故事的开始(1963年5月)
第二章
童年的最初记忆(1954年—1958年)
第三章
上海——苏州河旁的家(1958年—1962年)
第四章
我又有了一个新妈妈
上海徐汇区天平路的新家(1962年—1971年)
第五章
书籍是我的启蒙老师
天平路第一小学(1962年—1967年)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我们在上海的生活(1966年—1971年)
第七章
我15岁生日的那天(1969年4月16日)
第八章
我的生身父母(1918年—1954年)
第九章
我的初恋学工学农运动
世界上最好的妈妈(1970年—1971年)
第十章
上山下乡运动——初到启东文工团
(1968年—1971年底)
第十一章
我在启东文工团开初几年的演艺生活
(1971年11月—1973年底)
第十二章
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我在启东文工团的最后几年(1974年—1976年)
第十三章
我又回到了上海
全国性的大规模知青回城运动(1976年—1978年)
第十四章
万事皆有可能——生活和事业的新起点
我与生父的见面(1976年9月—1978年8月)
第十五章
我的语音老师邱岳峰(1976年9月—1978年8月)
第十六章
福州军区话剧团(1978年—1980年)
第十七章
往事如烟——邱岳峰老师的突然逝世(1980年3月30日)
第十八章
上海作家协会《萌芽》编辑部
激情之路(1981年—1987年)
第十九章
刻骨铭心的爱,但他不属于我(1982年春)
第二十章
秋天,我们从此天各一方(1982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我的婚姻本不应开始的无归路(1982年初冬)
第二十二章
婚后的生活
我的儿子出生了,但是……(1983年10月23日)
第二十三章
婚后的四年……
儿子、学习、渐渐消失的爱(1983年—1987年)
第二十四章
一个女人无尽的探寻梦
我将离开中国,前往澳大利亚……(1987年9月)
第二部
我的后半生:澳大利亚·墨尔本
第一章
昨日永不重复、今日亦不相同
到达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第一天(1987年9月5日)
第二章
在澳洲开始的第一步:学校、找工、生活
(1987年9月—10月)
第三章
生活的新转机(1987年10月—11月)
第四章
我面临的选择——黑掉转入地下
(1987年11月中旬—1990年)
第五章
肖明到澳洲——再次的分离(1988年8月26日)
第六章
在澳洲的四年临居终于与儿子在澳洲团聚
(1989年6月4日—1993年11月1日)
第七章
儿子与我在澳洲(1991年—1992年)
第八章
生活的转机我认识了岱渃(1993年初)
第九章
人生在你手中创造生意的起步(1993年—1995年)
第十章
我和岱渃,难忘的一个晚上(1993年圣诞后)
第十一章
终于能回家了,在漫长的七年半以后(1994年5月)
第十二章
只做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做好!我的事业与生活
(1994年7月—1996年12月)
第十三章
儿子的成长我们买下的第一栋房子
(1995年—1996年8月)
第十四章
我梦中的白色婚礼——我们新婚后的生活
(1997年1月26日)
第十五章
艰难的开端我们的第一个工厂(1997年5月)
第十六章
我先生领我走进了澳洲的上层社会
带我到全世界旅游(1993年—2015年)
第十七章
走向中国事业开始更上一层楼——第二家工厂
(2003年—2006年)
第十八章
我与爸爸终生的告别(2003年1月6日)
第十九章
永不放弃的追寻,终将实现的梦
——Adidas澳洲的供货商(2005年—2013年)
第二十章
Adidas在中国的验厂制度
业务扩展到了欧洲,事业的最高峰
(2006年—2013年)
第二十一章
我的澳洲婆婆变成了一只蝴蝶(2013年)
第二十二章
儿子成长的道路——他不再属于我
公司的兴起和低落(2011年—2014年)
第二十三章
回忆、寻根、重聚、报恩(2014年)
后记
夕阳无限好!(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