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文化领导权之战:盖斯凯尔与英国19世纪前期的去浪漫化潮流
第一节 《路得》的兆象:始于摄政时代的去浪漫化潮流
第二节 《爱丁堡评论》:文化反击战的一个片段
第三节 反浪漫主义思潮与文化秩序重建:英德浪漫主义观念之争
第四节 顺流与逆流:盖斯凯尔的浪漫主义理念
第二章 道德领域的光芒与暗角:《路得》的多重隐喻和意义迷踪
第一节 《路得》与《圣经》的互文性:被遮蔽的潜文本
第二节 《路得》与“堕落女子”问题
第三节 瘟疫的隐喻:《路得》的自由主义批判
第四节 想象的陷阱:《路得》与南丁格尔
第三章 维多利亚人的性别政治景象:从《克兰福德镇》到《妻子与女儿》
第一节 《克兰福德镇》的思想之战:约翰逊与狄更斯文学理念中的文化动因
第二节 女子欲望与男性气质:解读《克兰福德镇》的生活细节
第三节 想象的危险和欲望的压抑:《克兰福德镇》癔症与暗恐分析
第四节 并不稳固的女性乌托邦:叙述声音的分裂
第五节 视线交织的圆形监狱:《妻子与女儿》的道德驱魔仪式
第四章 《北方与南方》和《西尔维娅的恋人》:达尔文主义思想源脉批判
第一节 盖斯凯尔与达尔文主义思想渊源
第二节 自由意志的幻觉:玛格丽特在关键场景的抉择
第三节 约翰的抉择: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
第四节 《西尔维娅的恋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帝国情结:《玛丽·巴顿》与《克兰福德镇》
第一节 “机械降神”与帝国情结:对三部小说类似结尾模式的反思
第二节 蝎子与鸦片的政治讽喻:《玛丽·巴顿》的殖民与阶级隐喻话语
第三节 作为文化塑形力量的浪子:《克兰福德镇》的帝国图景分析
第四节 流言的政治符码:英国侵略西藏战争在19世纪中期的文学先声
结语
附录一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重新崛起
附录二 21世纪以来国外盖斯凯尔研究的流变与发展
附录三 盖斯凯尔生平与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