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 (1859—1952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引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美国的教育思维,中国五四时期的胡适等人也倍受启发。杜威1884年取得约翰霍普金斯哲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密西根大学,开始关注教育课题。1894年至芝加哥大学任教。彼时,一派以经验为基础的知识理论——实用主义——方兴未艾,杜威为詹姆斯的学说撼动,原先的唯心思想遂而转向实用关怀。这段时期杜威开始尝试落实教改理念,他创立实验学校,实施从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法。1904年杜威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在此度过最后的近四十年学术生涯。在此多元思想激荡的环境里,杜威不仅在知识论及形上学的题目上著述颇丰,也延续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兴趣,陆续完成《我们如何思考》(1910),及《民主与教育》(1916)。后者完整体现了一个将哲学、心理学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的实用教育哲学体系,为杜威在教育领域的最经典之作。杜威同时也投身公众议题、平权运动,是重要的社会评论家。薛绚,台湾翻译家,译有《费正清论中国》《世界、文本、批评者》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