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年-1911年),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生于比布里希。1866至1882年,先后在巴塞尔、基尔、布雷斯劳和柏林大学任教。最初属于新康德主义,后转向生命哲学,致力于所谓“历史理性的批判”,主张“历史的相对主义”。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生命。通过个人“生活的体验”和对生命同情的“理解”,就可认识到文化或历史即生命的体现。他同时认为任何一种宇宙观都是相对的,这就是历史主义的要义。他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精神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以及人的精神”。他认为,人通过“体验”生活的表现,就能理解自己的历史,而这种理解又为人系统地解释自己的经历提供了依据。他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科学导论》(1883)、《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历史》(1905)、《论德国的文学和音乐》(1937)等。艾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译著有《历史中的意义》《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知识社会学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