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不是孩子的专利一、为何读经?文以载道,道在经典,民族文化的承传必须靠经典。历史总在不断地轮回,人世间的成败得失也有相同的规律。圣贤人看透人生,总结规律,结合亲修实证的体会,便以圆满的智慧创作出一部部不朽的经典,教化后人,千载承传。经典是圣贤智慧的结晶,微言大义,言简意赅,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读诵经典,开启智慧,使我们如同站在圣贤的肩膀上开眼看世界,少走弯路,趋吉避凶,稳健高效地达致成功,实现人生的幸福圆满。宋初宰相赵普曰:”半部论语治天下”,诚如斯言。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有经典的传承。犹太民族是当今世界被公认的优秀民族,仅占世界人口百分之零点三的犹太人,却占据了诺贝尔奖的百分之三十二。原因之一是犹太人从童蒙时期就熟读《圣经?旧约》,终生依教奉行,并以此奠定了终生学习的好习惯。读经有助于一个人从小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经典犹如灯塔,为人生指引航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智慧卓绝的圣贤,创作出了灿若繁星的经典。全世界二十几个古老文明都消亡了,唯有中华文明一脉仅存,经典是保证中华文明存续的重要载体。钱学森先生曾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何解放后的人才无法与民国相比?北大哲学系汤一介教授说:除季羡林先生外,中国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国学大师。汤先生指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还有诸多破坏。近现代的杰出人才都是”五四”以前成长起来的,从小都熟读四书十三经。因此,他非常提倡读经典。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二日,著名作家莫言在鉴真图书馆”扬州讲坛”演讲,言及为观众推荐书籍,他大力倡导”读经典”。经典的传承关乎民族文化的兴衰,学习经典应成为提升民族修养、重塑民族道德的时代课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一批批热爱经典、熟读经典、践行经典、传播经典的人。读经可以启智,读经可以明理,读经可以博学,读经可以修身,读经可以培德……读经的益处多多,学习经典应该是终生的课题。被称为日本”近代经济之父”的涩泽荣一缔造了企业界的神话:一生创办了五百多家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明治维新工业的基础。在经营过程中,他终生推崇中华经典,他的人生哲学是”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松下幸之助先生于一九七九年创办了”松下政经塾”,至今培养了五百多位政商两界的领军人物,而基础核心的教材却有大量的中国经典,如:《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孝经》等。日、韩、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被称为”中华文化圈”,由于传统保留得较好,至今许多优秀政治家、企业家都非常熟悉中华经典。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坦言:儒家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出自儒学经典《大学》。二、谁该读经?基督教、天主教虔诚的信众终生都要读《圣经》,每周都要做礼拜,礼拜实则是终生学习经典的良好习惯。近年来,在许多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读经运动”影响了一大批孩子,也启发了教育者和家长的教育思维。然而,读经不是孩子的专利,读经应是全民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者应该首先受教育。只有父母好好学习,才有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言传”,更应注重”身教”。若父母不懂经典,或言行脱节,说到做不到,就会导致孩子的”标准分裂”,继而导致孩子对经典丧失信心,或者对父母产生怀疑、排斥,甚至滋长傲慢与浮华,用经典来教训父母。为人父母者,需立身行道做孩子的榜样,万不可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否则,父母不学经典而盲目推动孩子读经,极易导致孩子的逆反。“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以父母应该热爱经典、熟读经典、践行经典,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孩子自然能有样学样,生起对经典的信心与热爱。同理,若领导没有读经而强迫下属读经,势必会造成下属的逆反与抵触。”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学经典,下属学领导,自然上下和睦,政令畅达。三、使用说明:【一】正体字:汉字是中华先祖无与伦比的伟大发明,是举世无双的智慧符号。简化字推广的确方便了文化的普及,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许多正体汉字里都蕴含着深刻的宇宙人生哲理;如”爱”,便有”用心感受对方需要”之意涵,一旦简化,便索然无味,意涵荡然无存。中华文化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精神命脉和精神纽带,而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时至至今,港、澳、台、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华侨均采用正体字,适当地学习认识正体字,也能促进我们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及各地侨胞的交流和团结。【二】竖排版竖排文字符合天之道:使人在阅读时不得不保持一尺左右的适当距离,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使人在阅读时能压低喉结,减少声带的使用,提振丹田气,气血畅达,久而不疲。汉字书法是举世无双的美学艺术,从右至左竖排的布局使得汉字的书写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堪称完美与高效。【三】符号为方便大家认真学习正体字,对文字我们做了注音。比较生僻或难认的正体字,我们在右侧附注简体字;下注”▲”符号者,代表通假字。四、少儿读经的好处:《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识字能力:用手指字诵读,自然大量识字,有效促进少儿的智力发育。【二】专注能力:培养专注力,集中专一、减少杂念,明显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三】记忆能力:增强记忆力,无为而为,背诵大量经典,轻松提高记忆力。【四】阅读能力:增强语文能力,增强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博古通今,体会学习的乐趣。【五】理解能力:增加综合理解能力,并能促进其他学科的进步。经典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富含有哲学智慧、空间思维、数理推算等,经常诵读经典,孩子自然学会思考,理解能力增强。【六】语言能力:语言词汇丰富,增强表达能力。发言时出口成章、作文时引经据典,提升文化自信心。【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事有规划,养成孝顺懂礼、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八】涵养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格优化,身心健康,提升道德修养。【九】提升格局:格局决定命运,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明确人生的使命与担当,便会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五、诵经方法:诵读(觉),而非解读(思)。无思无虑,无记无数,有口无心,顺耳不断,锻炼直觉即潜意识的能力。意识处理信息的速度为两千比特/秒,潜意识为四万亿比特/秒,潜意识是人体内伟大的巨人。用直觉诵读,久而久之,便能激发潜能,开启智慧。 六、诵经要点:【一】深生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对经典的信心越强,力量越大,效果越卓著。【二】字音准,文句顺。【三】语速适当,约每分钟一百七十字。【四】自己能听清声音即可,若妄念联翩,则大声诵读以摄心。【五】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坚持每日诵读,最好能做到定时、定点、定本;一年见效,三年小成,十年大成;持之以恒,受益终生。【六】专心一意,勿求贪多:一本正经,一门深入;大道相通,一通百通;经典人生,极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