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章 二十年演变:美国对阿以的平衡政策(1948—1968)
节 对等平衡政策的渐变:从杜鲁门到约翰逊
一 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时期严格的平衡政策
二 肯尼迪政府时期积极的平衡政策
三 约翰逊政府时期美以“特殊关系”的实质化
第二节 约翰逊政府重构对等平衡政策的尝试
一 六 日战争后约翰逊政府的政策取向
二 安理会242号决议通过后约翰逊政府的对等平衡外交
三 制约约翰逊政府实施对等平衡政策的因素
第二章 缓和与尼克松政府的对等平衡政策
节 美苏缓和及其对美国中东政策理念的影响
一 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对缓和的认知
二 苏联的缓和观
三 美苏缓和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意义
第二节 埃以消耗战爆发的动因
一 雅林使命陷入僵局
二 纳赛尔对阿以问题的认知
三 制约消耗战规模的因素及战争的爆发
第三节 尼克松政府初期的中东政策取向与大国会谈
一 罗杰斯主导下的中东政策
二 大国会谈
第四节 罗杰斯计划
一 个罗杰斯计划(Rogers Plan)
二 约旦计划
三 第二个罗杰斯计划(Rogers Initiative)
四 对等平衡政策的困境
第三章 约旦危机:美国平衡政策演变的支点
节 尼克松政府应对劫机的政策
一 约旦危机爆发的原因
二 劫机及美国的双重应对路线
第二节 约旦内战
一 巴约冲突
二 美国在约旦内战期间的强硬路线
三 和平路线的延续及其困境
第三节 约旦危机的演变及其解决
一 叙利亚介入危机与美国的应对措施
二 苏联等国的反应及美国的威慑行动
三 美国与以色列就干预问题的磋商
四 危机的解决
第四节 约旦危机的影响
一 约旦危机对巴约双方的影响
二 约旦危机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意义
第四章 美国平衡政策的嬗变及其对阿以局势的影响
节 临时运河协议方案与对等平衡政策的终结
一 临时运河协议的初方案
二 雅林的单独解决方案
三 美国的临时运河协议计划
四 罗杰斯对等平衡政策的终结
第二节 威慑平衡政策的形成
一 约旦危机后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
二 苏联对埃及的援助
三 威慑平衡下的阿以态势
第三节 走向十月战争之路
一 美苏峰会与中东现状的维持
二 埃及对美国和以色列缓和的失败
三 美苏缓和背景下埃及对苏联政策的转变
四 埃及的战前准备
第五章 十月战争、石油危机与美国对等平衡政策的重塑
节 埃叙突袭与美国在战争初期的应对政策
一 战争初期埃叙军队的突进
二 美以战前情报评估的失败
三 尼克松政府的初反应及其危机解决理念的形成
四 美国停火建议的受挫与对以空运
第二节 战局的逆转与美苏推动停火
一 埃以战局的逆转
二 美国公开援以带来的外交困局
三 美苏共同推动安理会338号决议
第三节 美苏对抗与危机的解决
一 基辛格支持以色列违反停火协议
二 停火问题向美苏直接对抗的转换
三 三 级战备与危机的解决
第四节 石油危机、脱离接触与对等平衡政策的重塑
一 20世纪70年代初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的有利形势
二 石油武器的使用
三 脱离接触与石油危机的结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