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作为日常生活的记忆
二、关键词梳理:后现代理论、文化记忆、身份认同
三、流动的社会、记忆和身份
第一章:记忆、记忆文本及其与真实性的关联
一、记忆与符号叙事
二、历史的记忆化书写
三、记忆的边界与危机
第二章:记忆的伦理学与情感政治
一、创伤记忆的文化表征
二、中国记忆的伦理学向度
三、政治道德对记忆的规约及其现实路径
第三章:全球化的记忆生产
一、全球化的话语
二、记忆研究的复兴
三、启蒙与创伤:全球化记忆的两种类型
第四章:作为一种现代症候的认同焦虑
一、归属感的缺失:公域与私域间的区隔
二、“我是谁?”:微观的个体与永恒悬置的身份
三、含糊暧昧的“他者”
第五章:记忆之于身份认同的有效性与合法性:救赎抑或陷阱?
一、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
二、迷失于挪威的森林
三、生存焦虑与文化安全
结语:成为“我”:一项永不停止的身份规划和记忆工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