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此际庞大的创作群体可以发现作者身份有一个下移过程:由帝后到皇室成员,从嫔妃女史到诗人史官,乃至进一步泛化为江湖文人。也就是宫词不再垄断在宫中人作宫词的层面和阶段上,为数甚多的宫外人介入宫词的撰写中。由此,也造成了宫中人作者对宫外人作者的不屑和指摘。但无论作者的出身和创作目的为何,创作群体的壮大对宫词创作都不啻是一大贡献。也鉴于明清两朝屡有文字狱等文祸发生,宫词又是直接关乎若干宫闱秘事的,从而使得部分创作者畏惧祸患而多撰前朝历代古宫词。甚至专注于校勘、刊刻历代宫词合集,同时,他们还撰写了若干序跋,对历代宫词作者、作品以及宫词本体进行了品议评论和理论总结。这些撰写前朝和历代宫词的指向中不乏讽谏意识和风骚传统,使得宫词兼有史才、诗笔、议论的特征。还鉴于宫词作者起初多为宫中人的亲见亲闻,即使泛化后的作者也都依史据传,又使得宫词具有史诗、诗史、史鉴的意义和价值。这些也可以看出前人和时人的宫词创作观念并这一观念的嬗变历程。而阐释此际可观的宫词作品:以宫怨为主的基础上,宫内生活、行乐习俗、时俗风物、、典制仪礼等作品也占据了的相当数量,解读这些宫词,不仅可以了解宫中人的生存际遇与心理状态,皇家特色的休闲娱乐文化和宫廷节令习俗文化等,并宫廷文化与世俗风尚间的联系,甚至还可以窥知若干或欧风东渐或渐染华风的东西方文化在紫禁城内的调适与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