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吉胜,法学博士(国际关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助理。1999-2000年在美国玛瑞埃塔大学讲学,2006-200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任研究员。200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围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语言学、美国政治等领域的研究。著有《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伊拉克战争解析》。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哈佛大学网站、《国际政治研究》、《外交评论》等处发表《跨学科视域下的国际政治语言学:方向与议程》、《国际关系的语言转向与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研究:以语言游戏为例》、《语言、身份与国际秩序: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话语、身份与对外政策:语言与国际关系的后结构主义》、《美国国会议员政治行为的特点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论文与文章数十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伊曼纽尔·阿德勒,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安德烈亚和查尔斯·布朗夫曼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组织》的编辑。阿德勒教授也是哥本哈根大学的名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文森特·波略特,麦吉尔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实践理论与国际安全治理的交叉研究。秦亚青,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等领域的研究。魏玲,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国际关系)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地区主义和东亚地区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