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
1.2.1 微内容内涵与特性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
1.2.3 两种典型社会网络的研究
1.2.4 复杂网络的研究概述
1.2.5 复杂网络传播的相关研究
1.2.6 互联网舆情传播与信息挖掘
1.2.7 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网络传播环境分析
2.1 网络传播环境的形成
2.2 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主体
2.2.1 网络传播中的网民类型
2.2.2 网络传播中的个体心理
2.2.3 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2.3 网络传播环境中的媒介
2.3.1 网络传播媒介的空间开放性
2.3.2 网络传播媒介的时间碎片化
2.3.3 网络传播中的异质节点:意见领袖
2.4 网络传播中的用户生成内容
2.4.1 网络传播内容的特点
2.4.2 网络微内容的产生
2.4.3 网络微内容的关注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内容网络传播特性的理论分析
3.1 微内容的传播形态与信息特征
3.1.1 Web 2.0催生微内容的传播
3.1.2 微内容的典型传播形态
3.1.3 微内容的信息特征
3.2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社会化特性
3.2.1 微内容传播促成虚拟社会
3.2.2 虚拟社会中的信息传播
3.2.3 微内容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
3.3 微内容网络传播行为分析
3.3.1 传播行为的时间统计特性
3.3.2 传播过程中的选择行为
3.4 微内容的传播特性与传播机制分析
3.4.1 微内容的传播特性
3.4.2 微内容在网络传播中的演化
3.4.3 存在外部扰动的信息传播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演化与传播模型
4.1 微内容复杂传播网络分析
4.1.1 微内容传播形成复杂的传播网络
4.1.2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统计参量及参考模型
4.2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演化
4.2.1 存在内生性连接的加速增长传播网络演化模型
4.2.2 随机连接和选择连接并存的传播网络演化模型
4.3 多种信息并存时的微内容传播机制
4.3.1 多信息并存传播的病毒传播参考模型
4.3.2 存在观点接受概率的信息传播行为
4.3.3 多种信息交互感染的信息传播行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内容网络传播行为的仿真分析
5.1 QQ群的信息传播行为
5.1.1 QQ群用户发言行为的动力学分析
5.1.2 QQ群的微内容传播模型与分析
5.2 微博的信息传播行为
5.2.1 微博的网络传播特性
5.2.2 微博网络传播的信息传播模型
5.2.3 微博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内容网络传播的扰动与免疫策略
6.1 对微内容网络传播的扰动
6.1.1 无标度网络的可扰动性分析
6.1.2 网络传播的扰动效果分析
6.1.3 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扰动时机分析
6.2 微内容网络传播的免疫策略
6.2.1 熟人免疫模型的改进与效果分析
6.2.2 加权网络中的柔性免疫策略
6.2.3 无标度网络的介数最大优先免疫策略
6.2.4 SIR模型中的免疫失灵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虚拟社会舆情的微内容传播管理
7.1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舆情传播
7.1.1 虚拟社会的形成
7.1.2 虚拟社会的特点
7.1.3 虚拟社会的微内容传播
7.2 虚拟社会的舆情传播管理
7.2.1 从现实的角度认识虚拟社会
7.2.2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传播
7.2.3 辨识异常信息,发现意见领袖
7.2.4 政府正面引导,媒体客观参与,公众理性围观
7.2.5 把握舆情演变规律,制订舆情管理策略
7.2.6 技术与管理并重,实施网络舆情管理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书总结与主要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