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人口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蒙古狩猎文化

人类学视野下的蒙古狩猎文化

人类学视野下的蒙古狩猎文化

定 价:¥50.00

作 者: 僧格 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5138302 出版时间: 2015-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考古学的成果和文献史料,结合中外有关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资料,运用文化人类学跨文化、跨学科的宏阔视野及理论方法,考察了狩猎对蒙古社会和文化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独特贡献和历史作用。在时空上,本书的时间跨度大,包括了旧石器时代以来漫长历史时期;地域范围广,以整个蒙古高原为背景,对蒙古高原岩画、鹿石以及其他原始艺术中表现的大量抽象符号和具象图形提供的信息的破译,并对包含的符号意义(即隐喻的狩猎巫术涵义)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可以说是一部具有考古学、经典书籍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人类学性质的研究。全书由绪论、后记、主体四章和参考文献七个部分组成。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基于100多年以来蒙古高原的考古研究成果,重点介绍蒙古高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有关狩猎文化的遗存,同时结合蒙古高原岩画、洞窟壁画、鹿石等所反映的蒙古高原古代狩猎,探讨了该地区原始居民的狩猎生活及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成果和社会特征,勾勒了蒙古高原民族狩猎文化的基本面貌。第二章,基于古代汉文献相关记载,并参照我们所谓的“蒙古人祖先”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通过论证文献记载和后人对它的诠释,探讨了狩猎文化在该地区经济文化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对蒙古人的部族名、狩猎社会早期组织与祭祀的考证和诠释,为本项研究的视野、内容以及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第三章,在汉文献之外,还利用《史集》《蒙古秘史》等史书和蒙古编年史,以及外国旅行家、学者的笔录,从蒙古狩猎社会关系,祭祀和“安答”“篾儿干”“答剌罕”等词语的考证人手,阐明了狩猎在蒙古古代社会制度文化中曾负载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第四章,通过狩猎种类、狩猎组织、狩猎工具相关名词的考证、释义,揭示了狩猎在蒙古社会的经济、文化、军事组织和战术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传承。本章对蒙古狩猎组织的“图布齐”“奥忒”“布哈色吉兀儿”“诺门图里呼儿”等术语的诠释,可以说在蒙古学研究领域开发了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作者简介

  僧格,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牧区社会研究所所长。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指标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等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合著、编著10部。在《西北民族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世界宗教文化》《青海民族研究》等学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术专著和论文曾获甘肃省高等院校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三等奖。《蒙古人的飞禽崇拜》《台吉乃人对移民的认同与偏见》等论文曾被选人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索引。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蒙古高原古代狩猎文化的考古学研究
第一节 石器时代的狩猎
第二节 青铜器时代的狩猎
第三节 蒙古高原狩猎岩画
第四节 鹿石
第二章 蒙古高原狩猎文化的文献研究
第一节 氏族
第二节 饮食、服饰、居所
第三节 交通工具、贸易和贡品
第四节 音乐舞蹈
第三章 蒙古狩猎社会文化与民族学研究
第一节 失罗勒合、只勒都、主格黎
第二节 安答、篾儿干、答剌罕
第四章 蒙古狩猎文化特点
第一节 狩猎名称及其种类
第二节 狩猎组织
第三节 狩猎目的
第四节 狩猎工具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