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自命出
父亲的浪漫
母亲的胆识
伯父的遗憾
我的初中国文老师
故乡的月
我从小就喜欢面对群山
蜻蜓
小粉红花
二、触摸历史
别了故乡,别了山城
1948年的北大中文系
快乐的沙滩
阶级斗争第一课
历史的错位
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
空前绝后的草棚大学——小记北大鲤鱼洲分校
忧伤的小径
献给自由的精魂——我所知道的北大校长们
永恒的真诚 难忘废名先生
三、形塑学科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
文化自觉与中国梦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文学研究
漫谈女性文学在中国
从巫山神女看长江文化
我与中国文化书院
从北大外出远游
世纪末访意大利
从“不可见”到“可见”
中国的文化遗产及其传递
四、评点他人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逍遥放达,“宁作我”
魏晋女性生活一瞥
40年代的叛逆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浩劫之一斑
我与《跨文化对话》
小议知识私有
五、他人评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季羡林
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 / 王瑶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 / 洪子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严绍璗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 / 曾繁仁
学术的国家意识与国际意识 / 陈跃红
似水流年——印象乐先生与八十年代 / 戴锦华
我的老师乐黛云先生 / 张辉
“我寄厚望于年轻一代” / 张沛
解放自己、解放学科 / 张锦
一种缘分,小径相交——记恩师乐黛云、汤一介学术伉俪 / 张锦
六、情系未来
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80 岁感言
情是幸福之本
我的五字人生感悟
与时俱进 别创天地 / 乐黛云 陈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