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模铸工艺与设备
1.1 模铸工艺
1.2 钢锭设备
1.2.1 钢水包
1.2.2 钢锭吊车和钢包车
1.2.3 整、脱模设备
1.2.4 其它设施
2 凝固原理基础
2.1 凝固形核
2.2 相图和结晶的关系
2.3 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和偏析的产生
2.4 钢中的气体和气泡产生
2.5 钢中的夹杂
2.6 钢液在凝固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2.7 钢锭在浇铸、凝固过程中的流场
2.8 钢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
2.9 钢锭在凝固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应力
2.10 钢锭的宏观组织结构
2.10.1 镇静钢锭的宏观组织结构
2.10.2 压盖沸腾钢锭的宏观组织结构
2.11 模铸和连铸的比较
3 钢锭压力加工理论基础
3.1 压力加工中的应力和应力状态
3.2 钢的塑性和塑性变形表示方法
3.3 影响钢的塑性的因素
3.3.1 晶格结构和变形机制对塑性的影响
3.3.2 钢的化学成分对塑性的影响
3.3.3 钢的组织对塑性的影响
3.3.4 压力加工中的加工硬化和恢复再结晶的影响
3.3.5 温度对塑性的影响
3.4 压力加工时的变形规律
3.4.1 不均匀变形的作用
3.4.2 “最小阻力法则”的作用
3.4.3 “外端”的作用
3.4.4 不均匀压下的作用
3.4.5 “翻平”的作用
3.5 钢的压力加工变形抗力
3.5.1 变形抗力
3.5.2 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
3.6 屈服条件
3.7 平均单位压力
3.8 总轧制力和锻压力
3.9 锻造的变形功和轧制时的轧制力矩
3.10 压力加工时的压下量的确定和压下规程
4 锭型设计
4.1 锭型设计的一般原则
4.2 锭重的确定
4.3 沸腾钢锭的锭型设计
4.3.1 锭型选择
4.3.2 沸腾钢方锭本体尺寸的确定
4.4 镇静钢锭的锭形设计
4.4.1 钢锭本体尺寸
5 钢锭模的设计与制造
5.1 模耗
5.2 钢锭模的应力分析
5.3 钢锭模壁厚的确定
5.4 钢锭模的坡口、定位台、拉断台和顶起拱
5.4.1 坡口
5.4.2 定位台
5.4.3 拉断台
5.4.4 钢锭模预起拱
5.5 钢锭模的耳轴
5.6 钢锭模的材质
5.7 钢锭模的制造和维护
5.8 整体模和分体模
6 模铸辅件设计
6.1 中心铸管设计
6.2 大底盘设计
6.3 小底盘设计
6.4 保温帽壳设计
7 模铸用耐火材料
7.1 模铸用耐火砖
7.1.1 钢包用耐火砖
7.1.2 开浇系统用耐火砖
7.1.3 中心铸管和涡道用耐火砖
7.2 绝热板
7.3 模铸用保护渣
7.4 温帽的覆盖剂
7.5 钢锭模涂料和钢锭表面防氧化涂料
7.6 滑动水口引流砂
8 钢锭的浇铸工艺
8.1 钢水的洁净化处理
8.2 浇铸温度的控制
8.3 浇铸速度的控制
8.3.1 压盖沸腾钢的铸速控制
8.3.2 镇静钢的铸速控制
8.4 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铸温铸速控制
8.4.1 大细长比小锥度电极坯的铸速控制
8.4.2 大截面积、小浇高的水平定向凝固钢锭的铸速控制
8.4.3 大吨位多边形锻造锭的铸速控制
9 钢锭的脱模、热装热送、液芯加热和液芯轧制
9.1 钢锭脱模时间的确定
9.2 钢锭脱模后的处理
9.3 钢锭的热送热装
9.4 沸腾钢锭的液芯加热和液芯轧制
9.5 冷钢锭的加热
10 模铸的模拟实验技术和检验技术
10.1 钢锭的模拟浇铸和流场模拟试验
10.2 用化学试剂模拟钢的凝固过程
10.3 用铅锭模拟钢锭轧制变形
10.4 用锡芯铅锭模拟钢锭的液芯轧制
10.5 用热光弹结合有限元法模拟钢锭的热应力
10.6 用导热仪测定绝热板的保温性能
10.7 钢锭在各种振动、搅拌条件下,组织、结构变化的模拟实验
11 模铸钢锭的现厂测试和检测
11.1 采用多种方法测定钢锭的凝固时间
11.1.1 钢锭模倾倒法
11.1.2 同位素测定法
11.1.3 钢锭热电偶测温法
11.1.4 钢锭模外测温
11.2 钢锭的解剖
11.3 超声波探伤
11.4 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
11.4.1 高倍金相检验
11.4.2 力学性能测试
11.4.3 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测试
11.5 钢锭浇铸凝固的计算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