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神奇的微生物1.1.1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1.1.2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1.2微生物及微生物学1.3微生物的发现及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1.3.1一个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1.3.2微生物的发现及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1.4微生物的特点第2章细菌2.1细菌的形态构造2.1.1细菌的概念2.1.2细菌的形态2.1.3细菌的基本构造2.1.4细菌的特殊构造2.1.5细菌的营养、繁殖2.1.6蓝细菌2.2细菌与人类2.2.1 细菌与人类健康2.2.2细菌与农业2.2.3 细菌与工业2.2.4细菌与能源2.2.5细菌与环境保护2.2.6蓝细菌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2.3有益细菌的利用与有害细菌防控2.3.1 有益细菌的利用2.3.2有害细菌防控2.3.3微生物的抗药性第3章放线菌3.1放线菌基本特征3.1.1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3.1.2放线茵的营养、繁殖3.2放线菌与人类3.2.1 放线茵与人类医药工业的关系及常见代表种3.2.2链霉素生产过程第4章支原体4.1支原体基本特征4.1.1 支原体的形态和结构4.1.2 支原体的营养和繁殖4.1.3 支原体特点4.1.4 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4.2支原体与人类4.2.1 支原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2.2 支原体与农业生产4.2.3 支原体与动物疾病第5章立克次氏体5.1立克次氏体的特点5.2立克次氏体与人类5.2.1 常见种类5.2.2传染途径5.2.3致病机制5.2.4预防5.2.5 治疗第6章衣原体6.1衣原体基本特征6.1.1 衣原体的特点6.1.2衣原体生活史6.1.3衣原体培养特性6.1.4衣原体的抵抗力6.2衣原体与人类6.2.1致病性与免疫性6.2.2衣原体类型第7章真菌7.1酵母菌7.1.1酵母菌的形态7.1.2酵母细胞结构7.1.3酵母茵的茵落7.1.4酵母菌繁殖方式和生活史7.1.5酵母茵与人类的关系7.2霉菌7.2.1 霉茵的形态结构7.2.2霉菌的茵落7.2.3霉菌的繁殖方式7.2.4霉菌与人类的关系7.2.5发酵工业上常见常用的霉菌7.3蕈菌7.3.1蕈茵的形态结构7.3.2繁殖方式和子实体的形成7.3.3 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第8章病毒与亚病毒8.1病毒8.1.1病毒的定义和特点8.1.2典型病毒颗粒的构造8.1.3病毒的繁殖8.1.4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8.1.5噬茵体的分离培养8.2亚病毒8.2.1类病毒8.2.2拟病毒8.2.3朊病毒8.3病毒与人类8.3.1 噬茵体的应用及其防治8.3.2植物病毒8.3.3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8.3.4昆虫病毒第9章微生物与人类未来9.1微生物——未来的食物9.2微生物将推动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发展9.2.1微生物产沼气9.2.2微生物生产燃料乙醇9.2.3微生物产氢9.2.4微生物燃料电池9.3微生物冶金9.4石油工业中的微生物生物技术9.5微生物传感器和DNA芯片9.5.1微生物传感器9.5.2 微生物DNA芯片9.6微生物塑料、功能材料和生物计算机9.6.1微生物塑料9.6.2微生物功能材料9.6.3生物计算机9.7微生物生物技术将拓展海洋和宇航中的应用9.7.1 海洋中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9.7.2 宇宙航行中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