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轰轰烈烈地结束了,美展结束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中国画作品中工笔作品获奖多,而写意作品却很少。尤其在这个问题上,展览后期引起轩然大波。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工笔画占尽春光,而写意画备受冷落。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区展览的研讨会上,著名理论家薛永年、张晓凌、王镛纷纷表示,工笔画占比例比较多,这种趋势也不光只在全国美展出现,实际上现在很多中国画展都有这种现象出现。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是:一、工笔画作品制作周期较长,为了使画面丰富,可以反复琢磨,不断修改。二、写意作品需要画家具备很深的笔墨功夫,不能出现败笔,一笔失败满盘皆输。而当下很多艺术家自身不具备这种笔墨能力。鉴于以上两点,艺术家为了早日取得“功名”,便选择了易于获奖的工笔画作品。当然,美展卜还是有写意作品出现,但效果都不如意。为此,著名画家、第十二届美展评委何水法甚至撰文直言“写意太差,评不出来”。何先生的言语也是在激励艺术家在写意画的方面努力探索,争取拿出更优秀的作品。除此之外,组委会是否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对写意作品评选标准,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与支持。如果有更多的写意作品茌展览中获奖,将会有效地激励从事写意作品的艺术家。《品特艺术(第19辑)》中此次展览中获得铜奖的曾春平老师说道,工笔画家要想走得更远,还需回到写意精神上来。我们期待在以后的展览中有更多、更优秀的写意作品出现并夺得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