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中国传统君权的双源性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衡
(三)中央王朝对各派政治势力的制衡
一 历代内乱平议
(一)关于“内乱”问题
(二)历代内乱概述
(三)内乱根源及其后果
二 三代之纷争
(一)夏代前期的内乱
(二)“孔甲乱夏”与夏桀败亡
(三)商朝前期的动荡
(四)商朝衰亡与东夷之乱
(五)西周管蔡之乱
(六)国人暴动与幽王亡周
三 紊乱的秩序
(一)王室衰微:“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二)春秋大国争霸:“四海迭兴,更为伯主”
(三)战国七雄兼并:“海内争于战功”
四 “封建”之失与郡县之得
(一)三代之“封建”
(二)郡县起源与发展
(三)秦代矫“封建”之失而行郡县
(四)秦汉之际的“封建”
(五)汉初异姓王的兴废
(六)西汉郡“国”并行之制
(七)“封建”与郡县之争
五 从“藩臣”到“叛臣”
(一)汉末董卓之乱
(二)东晋士族内战
(三)南朝侯景之乱
(四)北魏尔朱氏之乱
(五)元初李墰之乱
(六)元末孛罗与扩廓之争
(七)清代三藩之乱
六 “内忧”“外患”之轻重
(一)历代“边患”问题
(二)“边患”与内乱
(三)国都的选择
(四)五胡内迂与十六国纷争
七 叛逆,还是讨逆?
(一)七国之乱:“清君侧”下的西汉同姓王叛乱
(二)“淮南三叛”:曹魏势力的挣扎
(三)八王之乱:西晋宗王的混战
(四)尉迟迥之乱:心怀叵测的抗争
(五)徐敬业起兵:唐代失意官僚的怨愤
(六)靖难之役:明“祖训”下的皇室内争
八 兴盛与危机
(一)从“内重外轻”到“内轻外重”
(二)安史之乱
(三)藩镇割据与混战
(四)唐代藩镇平议
九 动荡的时代
(一)后梁时期的战乱
(二)后唐时期的内争
(三)后晋时期的动荡
(四)短暂的后汉政权
(五)由乱转治的后周
(六)藩镇、骄兵与内乱
十 宋代传统国策之得失
(一)收夺兵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二)削弱节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三)分散事权,防止权力过度集中
(四)重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
(五)守内虚外,扩充军队
(六)得失参半的“祖宗家法”
十一 元代宗王之乱
(一)前四汗时期的汗位之争
(二)元前期的宗王之乱
(三)元中后期的宗王内讧
十二 明初弭乱之对策
(一)分散事权,“权不专于一司”
(二)分割兵权,“将不专军,军不私将”
(三)交叉监察,“以肃政饬治为职”
(四)防范臣僚,设置厂卫机构
(五)从封藩到削藩,由宽到严的“藩禁”
十三 清代御边方略之借鉴
(一)东北地区旗民分治
(二)满蒙联盟,建立盟旗制
(三)平定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四)稳定青藏,设置驻藏大臣
(五)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统治
(六)御边方略平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