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科普读物其他科普知识科学的旅程(珍藏版 精装)

科学的旅程(珍藏版 精装)

科学的旅程(珍藏版 精装)

定 价:¥128.00

作 者: (美)雷·斯潘根贝格 戴安娜·莫泽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科普读物 科学史话 科学世界

ISBN: 9787301236321 出版时间: 2014-03-01 包装: 精装
开本: 大16开 页数: 584 字数:  

内容简介

  科学的旅程第一版曾获得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文津图书奖,优秀畅销书奖,全国科普优秀作品奖等13项荣誉,是备受好评的经典读物。珍藏版又增加了48页彩色插图和近百幅黑白图片,并配以有趣的说明文字。这些图片不但展现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而且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探究过程,提高了科学的旅程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科学的旅程写作角度新颖,在创作理念上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图书。它不是简单的书写“资料的历史”,即什么时候、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而是将观念变革的过程和思想发展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它揭开被科学辉煌成就遮蔽了的真实历史,它展现的科学史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成功”和“失败”共同编织的历史。科学的旅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所未有的优秀图书。作者口语化的讲述方式,亲切易懂,像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条分缕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把一部在许多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科学史讲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科学的历史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共同书写的历史今天,科学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科学的力量无所不在。然而科学的旅程向读者展现的科学的旅程,并不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路辉煌,科学的历史也从来都不是一部永远“正确”的历史。科学曾经犯过许许多多的错误,而且今后还会继续犯错误。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从错误中学习的历史。科学家们设计出的一系列有助于发现自己错误的规则,使科学有一种可以证明自身为错的内在机制,正是科学自身的这种独特的纠错机制和自我批判能力,使得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奥秘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并使得科学的发展不断突破旧思想的藩篱,超越权威,永远充满活力。科学的历史是一部由“成功”和“失败”共同书写的历史与同类作品不同,科学的旅程以相当的篇幅介绍了科学史中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有被名利腐蚀,也有不小心误入歧途的——科学的殿堂中不仅有所谓的圣者,还有凡人,甚至有小人和骗子。今天,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辉煌的成功者,但在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那些辉煌背后的失败者。 科学是最具人性化的事物科学只是事实和统计数据乏味而又琐碎的堆砌吗?科学是一切与人性有关的东西的对立面吗?科学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生动的、不断变化的对世界的看法。科学对人类的自我认识,更理性地加深了人类对自身的关怀。再没有比科学更充满生机、更充满惊奇、或者更人性化的事物了!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是什么驱使他们渴望获得知识?科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的?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是如何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他们用了哪些方法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从哪个环节开始,这种探究变成了科学的探究? ……科学的旅程为你一一作了解答。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最宝贵的“精神”所在科学的思维方法正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倡导怀疑古训,怀疑权威,也倡导超越自我,它不让大自然来欺骗你,也不让他人来欺骗你,更不允许你自己欺骗自己。纵观全书,我们看到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也看到这些理论如何被后人反复纠正、扩展或者简化,不断完善。这种勇于创新的批判性思维,正是科学最宝贵的“精神”所在。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联科学的力量,以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在历史上从未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到繁忙街道的交通管理;从飞越太空的壮举,到无线电通信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从向疾病进行的科学挑战,到人类寿命延长和克隆技术;从无所不在的教育网络,到庞大的公共卫生计划……科学不再是少数精英在自己的书斋或者私人实验室中的自娱自乐。特别令人关注的是,科学的旅程对女性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来自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也进行了专门论述。这在一般的科学史作品中是极少见的。“正史”与“野史”交相辉映读过科学的旅程才知道,原来科学的旅程中不乏旁门左道甚至歪门邪道。就在牛顿时代,与牛顿同样着迷于自然界奥秘并且具有相当研究功力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却不幸误入歧途;而伪科学的猖獗,早在19世纪就泛滥成灾,法拉第不仅研究电磁感应,还戳穿了当时不少以科学名义而施行的骗术;当然,真正的科学家永远令人肃然起敬,你能想象17世纪的桑克托留斯整日坐在自己特制的椅子上,只是为了测定人体的吸收和排泄之量?科学的旅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这正是科学的旅程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口语化的叙述风格亲切感人作者口语化的讲述方式,平易近人,亲切易懂,就像是一位智者坐在冬夜的火炉旁与你促膝而谈,娓娓道来;又像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条分缕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把一部在许多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科学史讲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科学教育的首选教材当前科学教育中最缺乏的是“批判性思维”训练,而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需要明晰而又具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以及把科学方法和原理恰当运用到我们时代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雷·斯潘根贝格(Ray Spangenburg)、戴安娜·莫泽(Diane Kit Moser)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纽约公共图书馆"最佳青少年读物"获奖人,专门从事批判性思维、科学、技术和科学史的写作。他们合作出版五十多部科普书籍,许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各地。

图书目录

序 / 1  第一编 科学诞生  引言 / 3  第一部分 科学的先驱:从古代到中世纪 / 4  第一章 古代的人们 / 4  第二章 从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晚期 / 15 第二部分 物理科学中的科学革命 / 26  第三章 宇宙体系的颠覆 / 26  第四章 一门“广阔而又最优秀的科学” / 36  第五章 波义耳、化学和波义耳定律 / 48  第六章 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革命” / 55  第三部分 生命科学中的科学革命 / 63  第七章 从维萨留斯到法布里修斯 / 63  第八章 帕拉塞尔苏斯、药物学和医学 / 70  第九章 哈维:心脏和血液的运动 / 76 第十章 奇妙的微观世界 / 83  第十一章 认识生命的广泛性 / 93 2  第四部分 科学、社会和科学革命 / 101  第十二章 17世纪:一个转变时期 / 101  结论 / 111  第二编 理性兴起  引言 / 119  第一部分 18世纪的物理科学 / 121  第一章 探索新的太阳系 / 121  第二章 恒星、星系和星云 / 130  第三章 新地质学的诞生 / 142  第四章 近代化学的诞生 / 150  第五章 热和电的奥秘 / 152  第二部分 18世纪的生命科学 / 174  第六章 林奈:伟大的命名者 / 174  第七章 布丰和自然界的多样性 / 180第八章 动物机器:生理学、繁殖和胚胎学/ 185  第九章 近代进化论的先行者:拉马克和居维叶 / 194  第三部分 18世纪的科学与社会 / 202  第十章 一个理性和革命的时代 / 202  第十一章 科学的斗士:普及理性意识 / 208 第十二章 黑暗的逆流:骗子和庸医 / 212  结论 / 219  第三编 综合时代  引言 / 229  第一部分 19世纪的物理科学 / 231  第一章 原子与元素 / 231  第二章 复杂而有序的化学世界 / 242 3 第三章 不灭的能量 / 250 第四章 磁、电和光 / 256 第五章 天空与地球 / 267  第二部分 19世纪的生命科学 / 277  第六章 达尔文和“贝格尔号”的馈赠 / 277  第七章 从宏观到微观:器官、细菌和细胞 / 288  第三部分 19世纪的科学与社会 / 298  第八章 伪科学猖獗 / 298  第九章 伟大的综合时代 / 307  结论 / 312  第四编 现代科学  引言 / 319  第一部分 物理科学,从1896年到1945年 / 321 第一章 新原子 / 321  第二章 新宇宙(一):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 332 第三章 新宇宙(二):量子奇迹 / 343 第四章 宇宙的新观测 / 351  第五章 原子的四分五裂:科学和原子弹 / 359  第二部分 生命科学,从1896年到1945年 / 371 第六章 微生物学和化学的成长 / 371  第七章 追踪遗传学和遗传现象之踪迹 / 387 第八章 寻找古人类 / 395  第三部分 科学与社会,从1896年到1945年 / 407 第九章 医学和机器贩子 / 407 第十章 妇女在科学中 / 412  结论 / 417 4  第五编 科学前沿  引言 / 425  第一部分 物理科学,从1946年到现在 / 429 第一章 亚原子世界 / 429  第二章 夸克的领域 / 445  第三章 恒星、星系、宇宙及其起源 / 454 第四章 探索太阳系 / 472  第五章 地球使命 / 490  第二部分 生命科学,从1946年到现在 / 499  第六章 生命的建筑师:蛋白质、DNA和RNA / 499  第七章 生命的起源和边界 / 506  第八章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 523  第三部分 科学与社会,从1946年到现在 / 532 第九章 科学的热和冷 / 532  第十章 科学、后现代主义和“新世纪” / 537  结论 / 544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