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工程良田工程建设研究

良田工程建设研究

良田工程建设研究

定 价:¥80.00

作 者: 郧文聚 编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农业/林业 农业工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2788544 出版时间: 2014-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字数:  

内容简介

  良田建设意义重大,国家有关部门也已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部署。我们必须认识到,良田建设是全社会和各部门的共同责任,需要高层高度关注、基层做好统筹、群众有效参与,需要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一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按照国家监管、省级负总责的要求,建立起职责明确、各有侧重、上下联动、监管和实施有力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机制。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统筹安排、各计成效”的原则,聚合相关涉地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土地整治特别是良田建设,充分发挥资金集中使用的综合效益。三是加强高效利用和科学管护。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护、高标准利用”要求,积极探索管护工作模式,落实建后管护补助资金,组织开展后续地力培肥和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切实发挥良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四是大力推进公众参与。坚持走“群众自愿、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群众路线,切实维护项目区域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把良田建设办成真正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五是统筹考虑土地整治、增产增收和土地流转问题。着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村深化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出发,大力推进土地平整工程、着力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切实做好土地权属调整,让良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简介

暂缺《良田工程建设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良田工程的科技基础
第一节 对坚守耕地红线的再认识
第二节 大都市区土地整治与农田水肥管理模式探讨
第三节 农用地质量基础数据管理、更新与应用信息化建设
第四节 气候变化对我国种植制度界限和作物产量潜力的影响
第五节 中国农村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二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因素与过程
第一节 农田土壤质量及其要素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第二节 现行农村土地政策视野下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变化初探
第三节 县域土壤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第四节 新型现代农业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第三章 良田工程的多功能诊断与评价
第一节 暗管改碱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
第二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理论技术体系探讨
第三节 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和建设对策
第四节 我国中北部农区树种结构变化及其生态影响初探
第四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调查与监测
第一节 高标准基本农田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构想
第二节 耕地质量监测布样方法研究进展
第三节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第四节 耕地质量野外调查系统开发和应用——以达拉行旗为例
第五节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网络构建初探
第六节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线状农田基础设施提取
第五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与产能提升
第一节 服务于耕地保护的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研究
第二节 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研究
第三节 土地整治工作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第四节 对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思考
第五节 土地复垦发展与趋势研究
第六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保护与管理
第一节 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考核的技术支撑体系
第二节 土地整治应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我国土地整治规划体系构建与“十三五”时期重点展望
第四节 加快转变土地整治重数量、轻质量、忽视生态的传统观念——德国
土地整理的启示
第五节 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探讨
第七章 良田工程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第一节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
第二节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耕地保护科学与技术”科普基地介绍
附录1 良田建设是富民安邦的基础——访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
附录2 加快良田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