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锋、姜春前、张守攻编著的《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讲述了:森林采伐和木质林产品使用改变了森林和大气之间的自然碳平衡,木质林产品碳核算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被包含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议题中,且LULUCF碳储量变化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质量并认识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通过查阅公开发表的文献和外业调查的方法以及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木质林产品碳储量估算需要的诸如基本密度、含碳率和使用寿命以及不同行业的木材消耗强度等基本计量参数。《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对谈判中木质林产品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突出了公平性原则,首次提出碳质量概念并用其评价产品储碳效果。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基于不同分类途径进行估算。首先基于FAO定义分类途径,以IPCC方法学框架为指导,应用储量数据法和逐步递归方程估算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以及进出口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碳储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然后在产品用途分类途径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我国建筑业和煤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木材消耗强度法推算我国不同行业木材消耗情况,采用国家专门方法来分析我国不同部门消耗木材的碳储量变化。从数据获取难易的角度,按产品用途分类途径要优于FAO定义分类途径。从目前碳储量估算结果来看,我国木质林产品是一个增长的碳库,也是木质林产品净进口国,因此应用储量变化法对我国较为有利。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木质林产品是一个碳库,并且这个碳库碳储量增长越来越快。工业和建筑行业年消耗木材的碳储量不断增长。我国是木质林产品净进口国。从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和年平均碳储量变化结果来看,储量变化法估算的碳储量最大,其次是大气流动法估算结果,生产法估算的碳储量最小。木质林产品在替代建筑材料产品方面减排潜力巨大。(2)我国树种含碳率和基本密度随树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测定的人造板产品含碳率平均值为O.466,基本密度的平均值是0.670t·m-3;含水率平均值5%;纸张含碳率是0.34,明显低于0.5。(3)以产品使用寿命小于20年为限,对比木质产品的碳质量,结果依次是建筑模板<纸和纸板<坑木和支柱<装修用材<木桌椅<木门窗<木橱柜<木床<木结构房屋。(4)我国进出口木质林产品碳储量整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是木质林产品净进口国。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结果表明生产法估算的碳储量结果不确定性最高;碳储量结果对木材基本密度和产品使用寿命比较敏感。(5)预测到2020年建筑业消耗木材碳储量累积为674.62MtC;家具业消耗木材的碳储量将达363.96Mt(:;纸和纸板消耗木材的碳储量是442.26MtC;煤炭业消耗木材的碳储量将达39.51M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