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工程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

定 价:¥30.00

作 者: 潘文华,胡胜德 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丛
标 签: 农业/林业 农业工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194687 出版时间: 2014-08-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潘文华、胡胜德编著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案例法和系统论研究方法。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历史、现状和问题,采用了访谈、观察等方法,对多家单位进行走访调查,深人农村进行实践观察,并组织东北农业大学家住黑龙江省农村的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发现黑龙江省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在对美国、日本、荷兰等各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本书运用系统方法设计了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结构框架,并运用系统论中的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具体刻画指标,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测量分析和评价。【作者简介】潘文华,1970年出生,黑龙江省木兰县人,现为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学会副秘书长。科研方向为农业产学研结合、农村社会发展问题。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6部,主持黑龙江省社科基金、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农业部子课题等10余项,并荣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等。

作者简介

暂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思路 1.3.3 研究的方法2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相关概念 2.1.1 中介 2.1.2 中介组织 2.1.3 科技中介组织 2.1.4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2.1.5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 2.2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2.2.1 技术创新动力模式理论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2.3 区域创新理论 2.2.4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5 系统理论 2.2.6 公共物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历史演进 3.1.1 单一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阶段(1949—1978年) 3.1.2 多元主体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形成(1978年至今) 3.2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现状 3.2.1 政策环境的支持 3.2.2 组织主体的多元化 3.2.3 组织规模的壮大 3.2.4 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 3.2.5 服务模式多样化 3.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3.3.1 农民技术求助渠道不畅 3.3.2 农业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 3.3.3 信息传递不畅 3.3.4 政府主导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低效率 3.3.5 农业科技中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3.3.6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资金不足 3.4 本章小结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影响因素分枥 4.1 系统内部因素 4.1.1 组织主体因素 4.1.2 系统环境因素 4.2 系统外部因素 4.2.1 农业技术产品特性 4.2.2 农业技术供给 4.2.3 农业技术需求 4.3 本章小结5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经验 5.1.1 美国的发展经验 5.1.2 日本的发展经验 5.1.3 荷兰的发展经验 5.1.4 澳大利亚的发展经验 5.1.5 印度的发展经验 5.2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2.1 体系主体多元化 5.2.2 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紧密结合 5.2.3 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制度化 5.2.4 资金筹集多渠道 5.2.5 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5.2.6 服务内容综合化 5.2.7 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5.3 本章小结6 不同类型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评价 6.1 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6.1.1 组织优势 6.1.2 组织局限性 6.1.3 适用范围 6.2 教育科研机构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6.2.1 组织优势 6.2.2 组织局限性 6.2.3 适用范围 6.3 农民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6.3.1 组织优势 6.3.2 组织局限性 6.3.3 适用范围 6.4 企业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6.4.1 组织优势 6.4.2 组织局限性 6.4.3 适用范围 6.5 本章小结7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框架设计 7.1 设计的目标 7.2 设计的基本原则 7.2.1 系统性原则 7.2.2 科学性原则 7.2.3 可行性原则 7.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7.3.1 组织体系的构成 7.3.2 体系内部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职能定位 7.3.3 体系内部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间的联系 7.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运行的保障机制 7.4.1 准入机制 7.4.2 利益驱动机制 7.4.3 考核评价机制 7.4.4 风险责任机制 7.4.5 协调联结机制 7.4.6 信用机制 7.4.7 契约机制 7.5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绩效评价 7.5.1 构建农业科技中介评价指标体系 7.5.2 复杂网络评价 7.6 本章小结8 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8.1 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公益职能 8.1.1 剥离经营性职能 8.1.2 建立区域农技服务站 8.1.3 人员录用培训考核制度化 8.2 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8.2.1 对负责人的组织建设培训 8.2.2 组建村级农技推广协会 8.2.3 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 8.3 强化教育科研单位的中介职能 8.3.1 结合学科拓宽服务领域 8.3.2 建立撤出机制以规避风险 8.3.3 加强科技中介经营陛职能 8.4 扶持企业发展农业科技中介 8.4.1 鼓励龙头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 8.4.2 培育商业性农业科技中介公司 8.4.3 建立审查监管制度 8.5 加强环境系统的建设 8.5.1 法律环境的支持 8.5.2 政策环境的支持 8.5.3 信息环境的支持 8.5.4 金融环境的支持 8.6 本章小结9 结论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