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第1节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伤寒学派:以汉代张仲景为代表
二、寒凉学派:以宋金年间刘河间为代表
三、补土学派:以宋金年间李东垣和张元素为代表
四、攻邪学派:以宋金年间张从正为代表
五、丹溪学派:以元朝朱丹溪为代表
六、温补学派:以明朝薛己、张景岳为代表
七、温病学派:以明末吴又可、叶天士和吴鞠通为代表
第2节 如何学习中医
一、要具有问诊的知识,以及藏象学说的基础
二、必须具有病因学说的基础
三、必须具有病机学说的基础
第2章 阴阳学说
第1节 认识阴阳学说
第2节 阴阳学说的特性
第3节 阴阳失调的类型
一、阴阳失调的6种类型
二、阴胜型
三、阳胜型
四、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五、亡阴、亡阳
第4节 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阴证
二、阳证
三、虚证与实证的传变
第5节 实例说明
第3章 五行学说
第1节 认识五行学说
第2节 五行的特性
第3节 五行的生克关系
第4节 五行学说的运用
第5节 实例说明
第4章 藏象学说
第1节 认识藏象学说
第2节 五脏的特性
一、肝
二、心
三、脾
四、肺
五、肾
第3节 六腑的特性
第4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滓液之间的关系
第5节 实例分析
第5章 病因
第1节 认识病因
第2节 六淫
一、六淫的特性
二、六淫致病的机理
第3节 七情
第4节 其他因素
第6章 病机学说
第1节 认识病机学说
一、正与邪的传变
二、虚与实的传变
三、阴阳失调的类别
四、气血失调的类别
五、津液代谢失常
六、内生五邪
第2节 临床常见症状的病机说明
一、咳嗽
二、梅核气
三、头痛
四、痰饮
五、便秘
六、泄泻
七、耳鸣
八、失眠
九、痹病
十、胃痛
十一、阳痿
十二、闭经
第7章 病情的诊断
第1节 中医如何看病
第2节 临床常见的症状
第3节 症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