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寓言》是张炜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最初发表于一九九二年,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上海长中篇小说大奖,因艺术上的杰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压卷之作”。在情节层面上,《九月寓言》以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村和邻近矿区之间的人际往来寓言化地呈现现代文明侵入淳朴自然的传统村落后引发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题旨上,小说在融入野地的苍茫幽深之中,发掘民间自足生存的活力,并借此获得精神生长的力量。它并不像《古船》那样,明晰地指向乡村的政治和道德生活,而是以将时空高度抽象和虚化的方式,浑融地构造一种大地诗学。小说有三个时态:小村人来到小村之前的逃荒生活,是过去时,由小村人自己的回忆展现出来;以肥和赶鹦等为代表的年轻人的生活是小村的现在时;小村被毁,“鲜蜓鲅”们再度迁徙,则指向了将来。流浪是小村老一辈人的生存方式,包括龙眼祖父的流浪、露筋与闪婆的流浪,等等。从根本上,流浪是一种奔跑的姿势与状态,而奔跑又是年轻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赶鹦、肥、龙眼、憨人、争年、香碗、喜年……他们在夜晚里奔跑,使夜色都灼烫。小说从小村人鲜活的感受出发,上升到对“完整”世界的思想上的探索和精神上的呼唤,小村人的奔跑看似漫无目的,实则是在茫茫的暗野中寻找哪怕是微渺的一丝光明,那是生命中的激越之爱,是相濡以沫的情怀,是对温厚大地的感恩。小说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奔跑”的故事将历史的追思与现实、具象与抽象、经验与超验的描述自由地串接在一起,也使小说本身具有一种馥郁的诗性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