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清末民初的善女子想象

清末民初的善女子想象

清末民初的善女子想象

定 价:¥46.00

作 者: [韩] 李贞玉 著;乔以钢 编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10051434 出版时间: 2016-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字数: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的“善女子”想象》以清末民初被金一称之为“善女子”的中西女杰形象为研究对象,在史实互构、古今相系、中西交汇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善女子”形象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转变之问常常为人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联系。研究将以清末为基本的分析时段,同时注意清末与民初之间的内在文化关联,并从具体而微之处人手,探究“善女子”形象的发生、演绎一和传播的原因与过程,解析“善女子”形象及相关文化现象。研究不仅致力于挖掘“善女子”形象的渊源与演绎过程,也关注接受者立场的意义,力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考察多元复杂、自成一格的“善女子”形象及其思想文化体系与中西文化资源初结缘时发生的种种现象;透过晚清文学中“善女子”的表述与建构,思考女性在政治话语下的存在境遇以及文化心理与民族历史、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女性与历史/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话语往往能够“收编”和“建构”特定的女性形象,或者说女性与历史/政治之间具有一种深刻的“互文性”。

作者简介

暂缺《清末民初的善女子想象》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相关研究基础,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善女子”形象及其古典资源
第一节 复仇记忆与“侠性”想象
一、“父之仇弗共戴天”:复仇女“庞娥亲”
二、“必知矢忠以报国耻”:女刺客“沙鲁土”
三、“生为壮士,死为鬼雄”:复仇情愫与暗杀时代
第二节 文化指令与“国仇”想象
一、“执干戈卫社稷者”:“抢父尸”的政治寓意
二、“弱女能为豪杰事”:皆因“烟士披里纯”
第三节 报恩传统与“侠女奴”想象
一、“陶铸女魂”的过渡性焦虑
二、“侠女奴”:介于“侠女”与“女奴”之间
第二章 “善女子”的死事想象及其传统再构
第一节 “以节 喻忠”:“烈女”想象的文本再构
一、以死谏夫:革命化的“死节 ”情怀
二、妻承夫志:神话化的询唤机制
三、以身殉夫:情感化的政治动员
第二节 “尽节 殉国”:女国民生成中的一环
一、乞代夫死:为革命“正名”
二、抗志不辱:“难女”身体的多重面向
三、杀身明志:民族耻感的“兼容性”
第三节 “虽死犹生”:英雄想象的话语成规
一、荣辱与共:“守节 ”与“失节 ”的边界
二、以死警世:对革命理想的忠诚
三、转隐为显:女性声音的出现
四、女扮男装:身体化的英雄谱系
第三章 政治话语与性别书写中的“善女子”.
第一节 自由婚姻与“文化从良”
一、女丈夫:“识英雄而从之”
二、女军人:“偕夫”救国
三、女英雄:“英雄惜英雄”
第二节 历史叙事文本中的义化政治
一、“和亲女”与蔡文姬:两种被侮辱的身体
二、无名之英雄:催生“有名之英雄”的基础
三、“被主动”的红粉侠
第三节 “花木兰现象”的性别内涵
一、不自由毋宁死
二、女强男弱:“斥夫/贬男”的女杰形象
三、“耻为男”:明抑实扬
第四章 文本政治中的“善女子”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文章治病”的神话
一、“不治而愈”:别样的神奇
二、“感刺其脑筋”:豪杰之“公脑”
三、现实文本:张竹君
第二节 革命宵传的收编与运用
一、被展览的特殊才情:“毕业证书”
二、告别传统才女:新的写作标准
三、社会寓言:妇德与政德
第三节 以情报国与抑情爱国
一、矢愿不嫁:更高形式的博爱承诺
二、粗衣布服:屈尊纡责的道德感化
三、不同“行谊”:“皆由爱之一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