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伯纳德·屈米——建筑:概念与记号”探究了屈米作为理论家、教育家及建筑师的创作成果。屈米创作的核心是摒弃那些把建筑同化为搭建静态结构的传统。他将主体及其涉及的社会活动映射到建筑空间,并从这一点出发为建筑提出了一种裁然不同的定义。他强调,建筑不能与在其内部发生的事件相互分离,而作为一种结构性工程,它的创造需要一种基于概念的方法。因此,屈米探讨了表述建筑空间的新模式——“记号”一一以此对空间、运动与行为之间的互动进行转译。受1968年五月风暴那股躁动的、充满质疑精神的思潮启发,届米*初执教于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并开始了他的理论创作。这些早期创作不仅将后结构主义思想引入建筑理论,还引用了视觉艺术、电影和文学等相邻学科的元素。他的早期项目大多作为理论宣言而设计.并在他70年代中期定居纽约后制作的手稿系列<>屈米的方法是对建筑的基本原则一一这是一种概念上的态度,并在实际建造形式中实现其物质化,这一探索性的过程贯穿于屈米的创作中,在此以五个线性主题篇章展现:空间与事件;策划、并置与重叠;向量与围合;概念、文脉与内容;概念一形式。本次展览聚焦于屈米所坚持的主张:建筑*重要的是先让自身成为一种认知的形式,然后才是关于形式抑或视觉效果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