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联储常规货币政策框架 /001
一、正常时期的政策决策机理 /004
(一)货币政策面临信息有限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挑战 /004
(二)简单反馈式的决策模式 /005
(三)基于预测的决策模式 /006
(四)政策实践中的决策模式 /008
二、政策目标:价格稳定和就业最大化 /009
三、政策策略:先发制人、风险管理、沟通和渐进主义 /012
(一)先发制人 /012
(二)风险管理 /013
(三)沟通 /014
(四)渐进主义 /018
四、政策规则:泰勒规则 /023
五、政策手段: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024
(一)危机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 /024
(二)美联储控制联邦基金利率的工具 /025
六、政策传导:以联邦基金利率为中介变量 /029
【第二章】 美联储危机干预政策框架 /035
一、危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政策操作风险 /038
(一)危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 /038
(二)危机时期的政策操作风险 /040
二、危机时期的政策决策机理 /045
三、政策目标:金融稳定 /048
四、政策策略:大胆、激进、先发制人 /052
五、政策手段:降低政策利率和提供流动性 /053
(一) 降低政策利率 /054
(二) 提供流动性 /054
六、政策传导:降低市场利率以稳定经济金融 /057
【第三章】 美联储经济复苏政策框架 /063
一、复苏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政策操作风险 /066
(一) 复苏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 /066
(二) 复苏时期的货币政策操作风险 /069
二、复苏时期的政策决策机理 /070
三、政策目标:通胀预期稳定下的就业最大化 /073
(一) 明确双重目标数值 /075
(二) 以平衡方式实现双重目标,更加关注就业目标的实现 /077
(三)美联储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意义 /078
四、政策策略:过度宽松、稳定通胀预期及刺激房地产 /081
(一) 以过度宽松货币政策消除经济厚尾风险 /081
(二) 稳定通胀预期以增大短期政策刺激力度的空间 /082
(三) 刺激房地产复苏 /082
五、政策规则:最优控制和成本收益比较 /083
(一) 最优控制政策 /083
(二) 成本收益比较 /089
六、政策手段:资产负债表工具和利率前瞻性指引 /091
(一) 数 量 宽 松政策的理论基础及货币政策含义 /091
(二)期限延长计划的理论基础及货币政策含义 /095
(三)利率前瞻性指引的理论基础及货币政策含义 /095
七、政策沟通:自动稳定政策预期 /102
(一) 零利率前瞻性指引 /102
(二) 数量宽松政策的沟通 /103
八、政策传导:压低长期资产收益率以刺激经济 /104
(一)引导市场形成低利率预期以拉低长期利率 /105
(二) 扩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以增加货币供给 /108
(三)调整美联储资产构成以压低相应资产的长期收益率 /109
【第四章】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框架 /117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政策操作风险 /120
(一)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的经济金融风险 /120
(二)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的政策操作风险 /124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时期美联储的政策决策机理 /127
(一) 以宽松政策促使低潜在增长率向历史均值回归 /127
(二) 以过度宽松政策防范经济下行风险 /128
三、政策目标:在实现价格目标的过程中改善就业 /129
(一) 以平衡方式实现双重目标:更加关注价格目标的实现 /129
(二) 劳 动 力 市场状况与通胀变化 /131
(三) 核心通胀、整体通胀与长期通胀预期 /132
(四) 通胀偏离因素分析 /134
(五) 在实现价格目标过程中改善就业 /136
四、政策策略:缓慢渐进和过度宽松 /138
(一) 缓慢渐进 /138
(二) 过度宽松 /140
五、政策手段:多政策工具组合 /141
(一) 加息 /141
(二) 为超额准备金付息 /142
(三) 隔夜逆回购协议便利 /144
(四) 减少准备金数量 /145
六、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原则和计划 /147
七、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进程 /149
【第 五 章】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未来政策框架前瞻 /159
一、现行货币政策框架难以应对金融失衡风险 /162
(一) 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缺陷 /163
(二)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失衡的策略及其困境 /168
二、早期预警、“逆风而动”货币政策策略与金融稳定 /170
三、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与金融稳定 /172
(一) 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仍难以保证金融稳定 /173
(二) 欧央行以交叉检验的政策策略抑制金融失衡的形成 /177
四、宏观审慎政策与金融稳定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