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担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 重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稻单产是人多地少的中国保障粮食安 全的必然选择。提高水稻单产最有效的是加快良种培育、推广和 应用。现代科学实践表明,每一次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都与水稻 优异种质的发掘和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水稻育种创新是获得水 稻优良品种的关键所在。在继20世纪50年代后期矮化育种和 70年代中期杂种优势利用使我国水稻单产实现两次飞跃后,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水稻产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陈红编著的《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探究——以水稻为例》 通过对当前主要推广和申请保护的水稻品种相关数据 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稻育种存在着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 利用水平不高、育成品种大多在低水平上重复、原始育种创新积 极I陛不够、企业参与育种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分析了植物 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缺陷,特别是缺乏限制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的 制度是引起植物新品种审查、测试、侵权纠纷处理过程中难点问 题的制度根源。由于育种过程简单,时间花费少,育种目标明 确,利用目前的主要推广品种进行稍加改造就可以快速育成新的 所谓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使大量育种单位对 投资育种研究缺乏动力,“谁搞原始育种,谁就是冤大头”。 近年来如何保护实质性派生品种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 理论问题和各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实践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实 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缺失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本文在借鉴 国际育种创新模式和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 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创新,特别是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 度是当前激励水稻育种创新的核心任务。 《我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制度探究——以水稻为例》还对我国申 请保护的949份水稻常规种和杂交种进行 SSR分析,从DNA水平上再次验证水稻育种遗传基础越来越狭 窄、原始育种创新不足的事实,通过对其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 图谱构建,并结合品种选育系谱和田间DUS测试报告结果进行 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最后从建立和完善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改 进新品种测试技术措施、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标准等方面提 出了促进水稻育种发展形势创新的具体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