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

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

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

定 价:¥80.00

作 者: 吕火明 李晓 吕新业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农业/林业 农业基础科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621368 出版时间: 2015-06-01 包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9日至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主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共24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跃建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研究员主持会议,14人作了主题报告,40人作了分组发言。本次会议围绕“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分别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与休闲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创新与经营效率”、“粮食安全、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4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通过交流探讨,与会专家学者就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一、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与休闲农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三农”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学者针对基础设施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提出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一般服务支持措施,并指出要将建设重点适度向西部倾斜。有学者认为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整体的抗旱能力,不仅可以激励农户采取灌溉适应措施和抵御极端气候事件的负面效果,而且可以减弱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成本的放大作用。还有学者建议,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这一类具有较强地域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应考虑地域性差异,注重农户参与供给的意愿及方式,充分调动本地社会资源,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与物质基础。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有学者分析并验证了台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在化学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的现实境况下,发展替代性生物农药将是控制化学农药污染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有学者分析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机会成本和固定垃圾点设置对农户环境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提出政府应加大农户环境污染治理的补贴力度,调动农户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针对水资源短缺所导致的干旱地区扩大与干旱化程度加重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应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整体的抗旱能力,激励农户采取灌溉适应性措施,同时继续加强推广抗旱政策和建立旱灾预警与响应机制。休闲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为了提高休闲农业发展内在潜质,有学者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提出了休闲农业评价体系,建议休闲农业发展应走向创意文化产业之路。另有学者针对观光农业经营户应对成本上升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农业经营户对成本上升的策略选择及其应对成本上升的能力,受到其对于劳动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感知、所处区位环境、区域组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控制成本过快上涨和改善经营环境将是促进观光农业在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健康持续发展的两大政策方向。二、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推进过程中, 我国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喜忧参半的局面。一方面, 在国家一系列“三农”扶持政策的带动下, 粮食产量持续增产、农民收入连续增收; 另一方面, 我国农业却又面临着土地细碎化、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农民兼业化、生产非粮化等诸多隐患。明天“谁来务农、如何务农”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者们均认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和制度保障。针对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创新问题,一些学者建议推行“农业共营制”,以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推进农业专业化经营,以农户为主体自愿自主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强化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组织化经营,进而破解当前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的难题。鉴于土地生产非粮化问题,有学者指出,经营的决策权应控制在农户手中,农户共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与监督执行,以确保耕地不撂荒,并防范土地非农化流转。还有学者认为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才能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是确保粮食安全与农产品安全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需要,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是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现实写照,因此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关于农业技术创新与经营效率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农业经营效率问题与农业技术进步状况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之所以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除了与不合理的农业制度和农业投资不足等因素有关外,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也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农业技术革新,如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形式证实了高产农业新品种、速效无机化学肥料和高效低污染农药的大量推广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经营效率。特别是在农业品种改良方面,诸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高产优质小麦及肉蛋鸡、生猪、奶牛和肉羊等大量农业新品种的出现,成倍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及其产值。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现阶段农业技术革新的重点仍然是在农业品种改良和新型的无机化学肥料的推广使用等方面。然而,在如何开发利用节水、节能、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配套的现代有机生态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环节的工厂化和标准化经营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还亟待提升。如果与国际现代化农业相比较,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的全面科学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少数落后地区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口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而资源与环境约束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难以为继。而目前中国大多数农业经营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还相对偏低,并且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变,这将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农业科学化发展。有些学者认为应从供、需两个角度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进行分析,政府需以职能重组为核心建立面向产业的科技供给制度,以产权组合创新为核心重塑农业规模经营组织,这才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提高创新效率的制度创新路径。也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完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投资体系,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资金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入,积极带动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投入,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还有学者从国际合作的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应该从战略上重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加大农业科技自主研发投入,扶持发展一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兽药、智能农业机械等,加强与发达国家及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推进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四、关于粮食安全、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自古以来都是关乎人民生存和社会安定的大计,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有学者提出采取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针对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应通过现金补偿和政策补偿并举,形成中央政府和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持续、科学且制度化的补偿机制。一些学者从粮食安全与粮食结构、生产布局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在保障主粮100%自给的前提下,应依托科技进步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在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的政策制定上,政府部门应重视地理空间因素的重要作用,确保粮食区域供需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供给与消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会学者主要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差异性与肉类供求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应进一步优化城乡肉类产品种类和替代品丰富度,改变农村消费结构单一的现状,提出肉类生产应向集约化生产发展,逐渐形成一条肉类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并在平稳发展猪肉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羊肉、牛肉和禽肉的生产。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民生、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针对近年来热议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有学者从消费市场角度调查分析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消费情况,从规范转基因食品市场角度提出,信息提供者应及时传播真实可靠的食品信息,各部门应加强明确标识制度并保证按标准执行,赋予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学者认为“社区直配”模式能够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关系,既有助于稳定生产,推动生产者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也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

作者简介

  主任: 刘旭副主任: 王济民 孔祥智 王慧军 吕火明 李容李大胜 李崇光 李翠霞 吴敬学 辛贤张广胜 周应恒 黄季焜 蒋和平 曾福生霍学喜 戴健主编: 吕火明 李晓 吕新业副主编: 杜兴端 赵颖文 林正雨 郎伯涛 陈春燕何鹏 景晓卫 陈章 熊鹰 蔡臣

图书目录

暂缺《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