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历史知识读物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

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

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

定 价:¥46.00

作 者: 黄丽镛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开国元勋读古书实录丛书
标 签: 历史 历史热点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63970 出版时间: 2016-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50 字数:  

内容简介

  想了解一个人,弄清他爱读什么书,为什么爱读,从中读出了什么,当是一个好途径。而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窥测元帅们性情志趣的窗口,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元帅们的内心世界的门。 为了既能供一般读者阅读,又能为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并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共和国元帅们的读书、读史生活,作者采用实录体的形式,并以编年体贯穿全书,从而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元帅们的读书、读史历程。

作者简介

  黄丽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共和国革命领袖读书生活有较为深入的整理和研究。编著有《魏源年谱》、《毛泽东读古书实录》、《周恩来读古书实录》、《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等。

图书目录

1892年 读《三字经》 1893年 读《诗》、《书》 1896年 听席先生讲古书 1897年 听摆龙门阵 1898年 读《左传》、《史记》 1901年 一本《三字经》,没几天就背下来了 1902年 像岳飞、史可法、戚继光一样 1903年 入塾念书 读私塾 1904年、 读《三国演义》 1905年、 只有一个题目还有点价值 跟父亲读“三、百、千” 教他背一些唐诗绝句 1906年、 忠于民众,报答国家 考核学生的方法是“背课程” 1907年、 读《包公案》 1908年、 读《论语》、《孟子》 艺不少学过时悔 张献忠是否真杀了这么多人,值得怀疑 1909年 杂货担里的唱本 听讲《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1910年 另找私塾老师教《诗经》 竹戒的教育 1911年 照旧读《百家姓》、《千字文》 两件事读书耕地 1912年 学习古代兵法 高声朗诵《满江红》 1913年 《三国演义》成了他喜爱的读物 “陈刷板” 读书之要旨在善于取舍 吟诵《金刚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14年 大禹、墨翟、苏武…… 话说张献忠 背诵屈原的《国殇》 隐居读兵书 对私塾产生了反感 1915年 秀山上读《孙子兵法》 秀山观茶花 像大禹那样 成则周武三千,败则田横五百 三更灯火五更鸡 1916年 请看砥柱正中流 学习身残志坚的孙膑 作一把斩除恶竹的“剑” 《易经》是古代文献 店里的小说差不多都看过 1917年 崇拜诸葛亮的用兵之道“知行合一”的要者何在 屋里存有大量的书籍 1918年 李广和程不识 用笔唤醒人民群众的觉悟 为人处世的需要 爱惜光阴 面壁读书 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 制订读书计划 游武侯祠和杜甫草堂 历史考了86分 1919年 知过能悔,可以为明 秦亡之大原因 项羽不成功,未始非不学之故也 汉高真无赖子 勤而不怨,必能兴邦 上台报私仇,器之小矣 范蠡千古奇人也 成大事者起兵以义 恃势力大者可耻 坐失机会,不协力,自亡也 尚才不尚德,功成而民无生气矣 不听谏,危矣哉 创业之君与继之者、再继者 以家为重,何能保国 凭吊巴曼子将军 买了两箱子中国线装书 1920年 《好了歌》讲的也像是“了尘”的意思 孔子为我中华教宗 1921年 背诵了一段《后赤壁赋》 读《资治通鉴》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1922年 大江东去 蘸着墨水读《史记》 文天祥威武不屈 续汉代卜式输财之美谈 1924年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1925年 周武以三千人为一心 不作冯妇事 1926年 留取丹心照汗青 赠诗寓意 关云长是封建统治者的工具 程不识刁斗谨严 1927年 高尚的民族气节 民之好恶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928年 兵者,国之大事 打虎牵羊 有些类似李逵 秦观词调悲观不足取 想起蒋干盗书 讲“围魏救赵”的故事 千万不要像马谡 1929年 煮酒论英雄 孙武的话对极了 骄兵必败 1930年 田单的火牛阵 举头望明月 崎岖山路讲《红楼》 战斗空当看古书 1931年 强而避之,击其惰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32年 痛心屈原的死 蜀道之难 1933年 封建时代兵家的战略 昨天的正确战术到今天不一定是正确的 从挎包里掏出一本《今古奇观》 1934年 笑说“夜郎” 1935年 欲有所得,必有所失 结合历史讲形势 应该比诸葛亮高明一些 那是孔明的方法 草地露营逢夜雨 比岳家军更为巩固 夜吹《苏武牧羊》 诸葛亮懂得一点气象知识 赵普的主张 1936年 锐卒勿攻 孙悟空借来了芭蕉扇 读书,开卷有益嘛 司马光笔下的战争 买《孙子兵法》 1937年 雨不张盖 决不会比吕蒙差 战斗间隙看《三国》 陈涉首义,群雄蜂起 再读《红楼梦》诸书 1938年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三先生”赠送《石头记》 薛仁贵征东。咱们也征东 我们就是孙悟空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论经品茶 不教倭寇度茅山 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兵家必争的古战场 三部书必须看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已半非 老子有道理 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历史是经常会重演的 祖逖誓复中原 绵山的故事 1939年 忠肝不洒中原泪 中间小谢又清发 话说寒食节 山中宰相 学习的方法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救亡 应该像唐三藏一样 楚汉相争,先入关者王 乃是一只破船,且漏风又当风浪之中 顷得《韵海大全》一部 梁山脚下看《水浒》 《红楼梦》里的贾府 食少事烦诸葛亮 屯兵在古城墙下 敬老尊贤是传统美德 1940年 并不比孙膑的办法高明 不破楼兰终不还 愚公移山 自居易的诗道出了百姓的喜怒哀乐 继光能拒敌,秦桧自和戎 仲连智免蹈东海 做到老,学到老 夜读兵书 宋明亡于内部私战之争 异族入侵,百姓涂炭 白居易为大众而歌唱 朱元璋三请秦裕伯 这些书写得多好呀 1941年 大演《将相和》 朝有秦桧,岳飞不得不死 军队屯田,自古就有 柴桑口吊孝 谋晋谢公饶善策 表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剩有残躯效李牧 1942年 断头丧身以殉 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赞成内部“不团结” 工农兵里就有韩荆州 残缺不全的线装书《杜甫诗集》 知己知彼知天知地 有似江南好 寻求《红楼梦》的古本 “一部中国史,吾以此云云” 宋朝社会实况,跃然纸上 斗法普救寺 纵论诗坛诸名家 细柳营中寂不哗 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1943年 天生我材必有用 退避三舍 脑海中闪过《孙子兵法》 操心也危,虑患也深 小黠大痴,小隙沉舟 接过了那部《孙子兵法》 诸葛亮被人神化了 1944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丘貉古今同一慨 这一着十分厉害 民以食为天 1945年 怎样用兵 韩信、林冲是正规军 韩信将兵 剑外忽传收蓟北 岳飞是杰出的民族英雄 能掷孤注寇莱好 “退思堂”与“寅畏堂” 山东知名人物多 将军之事 反唱《空城计》 1946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还是“将相和”好 《将相和》、《打金枝》很有教育意义 《三打祝家庄》对大家是很有启发的 吕翁的青瓷枕 以少胜多 在莫斯科讲故事 模棱宰相 孙膑用减灶示弱 项羽的命运 学《推背图》 1947年 我们的格言 军事运筹学 汤恩伯没有司马懿聪明 率三个团摆“空城计” 《将相和》有阶级教育意义 替古人担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 城防基本法则 李铁拐的神仙葫芦 兵以诈立 你是萧何吗? 廉颇老矣,尚能斗食嘛! 想起了“投鞭断流”的故事 一棍将教头打倒 漫话窦尔敦 牛皋竟笑死于马下 意在三山四河 1948年 后发制人,以退为进 多看看刘姥姥 李自成不懂得城市政策 纷纭千古伤心事 司马懿多么主观 《李闯王》这个戏演得好 土行孙战法 曹操对袁绍的了解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多算胜 刘备光讲仁爱,但原则性不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孔子迂腐不切实际 楚霸王缺乏战略指导 逐鹿中原 百闻不如一见 金圣叹读书做顶批 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刘备带三员大将当新野县长 大将南征胆气豪 一入关便成了汉贼曹操 中国历史和平统一的时候多 有志者,事竞成 诸葛亮也有责任 1949年 千万不能做李自成 常山之蛇 胜利与失败 争功诿过,弄得内讧迭起 不入民宅 四美具,二难并 兵家必争之地 要看《将相和》,不:看((玉堂春》 “管宁割席”的故事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为政不在多言 “空城计”唱得再好也不行, 还得靠战斗 “赵城藏”和《经典释文》 刘姥姥进大观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华南人民的历史 想点历史 霍去病与酒泉 一点一滴地从“头”做起 1950年 《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分久必合之说 自己翻看《本草纲目》 五十而知天命 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 黄巢、梁山好汉都是这一带的人 崇祯本《松江府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贺龙的书柜 我们的敌人不是宋襄公 这是我们祖先的经验 君命召,不俟驾而行 读武侯《出师表》而不流泪者, 其人必不忠 1951年 要多读点唐诗、元杂剧 一位“市民”捐赠的图书 所惭居位崇,未睹斯民康 吾国艺文之富诚足自豪 其身正,不令而行 头悬梁、锥刺股 保存古籍 成由勤俭败由奢 1952年 自古以来兵强第一 古色古香令人悦目 几番心血一堂课 读《水浒》等古典文学作品 可以熟知中国人如何说话 赵武灵王知道以敌为师 兵力布势 统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 为将者必求之术 正兵和奇兵,是辩证统一的 三国时的“空城计”虚构得合理 马谡是个不知灵活运用的书呆子 项羽“多疑信谗”也是一个致命所在 1953年 朱元璋长得并不这样难看 朝鲜前线看《西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才难得 《封神榜》上的东西,有许多都在我们时代出现了 1954年 敏于事而慎于言 诸葛亮只是降伏了孟获 齐鲁代代有名贤 《聊斋》的妙处 忽忆刘亭长 李自成听信奸臣的话 看了高鹗续的后40回 现代战争的特性 1955年 傥年七十犹强健,尚得工作十五春 汉朝就有过征兵制度 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中医药泰斗 曹操的《龟虽寿》 不要把孔孟夸大成“万世师表” 清朝皇帝们的功过是非 1956年 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后启文明莫忘前 八月飞雪寒 养不教,父之过 学而时习之 项羽太无自知之明 1957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圣著千秋 现代地方戏剧的艺术源泉 马谡、庞涓是教条主义 1958年 信陵君得到的忠告 祸兮福所倚 苟子的方向是对的 闲暇之际上街寻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茅屋与广厦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重思想重劳动自古皆然 1959年 观看《游园惊梦》 忠心为国声名在 那是神话 案头放着《明史·海瑞传》 帝王兴废长已矣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唯独书舍不得交 千古诗人,诗人千古 1960年 守常与应变 围棋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有草名含羞 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 1961年 要善于读古书 李自成和黄巢 最不喜欢《东莱博议》这本书 贾似道刻书 岳飞是个悲剧人物 吸收古代的养分 强调健很重要 业精于勤,荒于嬉 古时候的大学问家 听《广陵散》古曲 微斯人,吾谁与归 劫富济贫,为民除害 罗太公钓鱼 1962年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倒屐出迎及其他 不能让格律束缚思想 晋宁是郑和的故乡 寻找多年的《南诏野史》 荆卿豪气渐离情 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 世上疮痍空有泪 1963年 苏家三父子真是了不得 翻阅“龙门二十品” 水性柔死于水者比比皆是 讲了一段明末清初的历史 像李时珍上山采药那样 工部此诗为创格 1964年 孔明治蜀留有遗爱 “史通”与“史家” 正好是孙悟空一个筋斗 听其言,观其行 司马懿父子就是先夺军权的 1965年 西出阳关有故人 “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景升父子皆豚犬 一套二十四史是近几年新买的 读《黄琼传》、《李固传》 1966年 朝闻道,夕死可矣 研究宫廷政变权术 恶竹应须斩万竿 1967年 教儿学《辨奸论》 忍小忿而就大谋 1969年 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可以参考 研究历代开国帝王传记 病阅《聊斋》 讲“邯郸学步”的故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70年 行廉志洁泥无滓 1971年 自比李后主 不要学那“无事忧天”的杞国人 草萤有耀终非火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年高须告老 君子坦荡荡 1972年 儿曹当鹤立,接力竞无前 1973年 想把二十四史都买来读“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974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975年 天下英雄谁敌手 读《诸葛传》 不战而屈人之兵 1976年 典出《逍遥游》 讲《捕蛇者说》 韩愈祠的对联 欲投鼠而忌器 《三国》里的学问可多着咧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西山不可以久留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1977年 吕端当愧公一筹 行若吕端识大事 1980年 诸葛亮并没有照刘备的话去办 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 周公辅成王 1982年 漫卷诗书喜欲狂 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先汉的兴隆与后汉的倾颓 霍去病与士兵有酒共饮 雏凤清于老凤声 诸葛亮的《隆中对》很了不起 1984年 要防止妒贤嫉能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1985年 为将之道要知理、知势、知节 1988年 我是喜欢看兵书的 元帅谈古书索引 元帅湃沦历史人物索引 再版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