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一 先秦时期角力的产生、发展及特征/1
1.原始人的“角力”/2
2.夏、商、西周“讲武”:习练“角力”/5
3.春秋、战国时的“角力”:“宣勇气,量巧智”/9
二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角抵/15
1.秦朝统一称“角抵”/15
2.汉代“角抵戏”精彩纷呈/17
3.羽林儿习角抵以“怖羌”/28
4.民间角抵、手搏、相扑盛行/29
5.秦汉时的“角抵”“手搏”技法/32
6.角抵者尚红装,束顶髻/34
三 隋、唐、五代时期的角抵、相扑/38
1.帝王好角抵/38
2.唐朝军士习角抵(相扑)/47
3.民间角抵(相扑)的普及与发展/50
4.唐代中后期相扑高手辈出/53
5.唐代佛经中的角抵、相扑故事/56
6.隋、唐时期的“角抵”“相扑”技法/60
7.隋、唐时期相扑人的着装、发式/61
四 宋、元时期的相扑、争交/66
1.宋朝宫廷的相扑、争交/67
2.相扑手“瓦市”扬名,露台称雄/74
3.宋代军事训练中的相扑/84
4.角抵专著《角力记》/86
5.辽、金、元时期的角抵、相扑/87
6.辽、金、元时的民间角抵/92
7.宋、元时期相扑的规制、技法/97
8.宋代相扑手的着装及发式/98
五 明、清时期的角抵、摔跤/102
1.蒙古族、满族好角抵,清朝皇帝尚布库/103
2.明、清练兵重相扑技能/108
3.清朝军中的“善扑营”/111
4.明、清时民间相扑、摔跤成俗/114
5.明、清“摔跤”有规则,制胜施巧技/120
6.摔跤手较技着跤装,挽后髻/121
六 近现代时期摔跤的传承与发展/124
1.西洋兵操传入,武术逐渐萎缩/124
2.民国时期摔跤一度盛行/127
3.中国式摔跤的新生和发展/132
主要参考文献/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