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政治传统。张立文教授对政治集权与分权作出深入探讨,认为集权与分权,影响着全球人的日常生活,关系着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和平、安全、发展与合作,应该使集权与分权互为体用、相互协调、和合发展,构建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池田知久教授系统探讨了《淮南子》以道家为中心、对诸子百家思想加以统一、调和的编纂模式,对于董仲舒的儒学国教化、一统化的思想影响。崔英辰教授以儒教国家论中统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为中心,系统阐释了儒教君为民之父母、士应自反、民为邦本的理想国家论。洪元植教授探讨了当代社群主义语境内的儒家的“家”之范畴于空间、时间维度下的伸展、扩充。向世陵教授认为礼的节制欲望、规范行为和乐的和顺人情、协调民心的不同功用是不可分离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和谐社会或王道政治便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景海峰教授通过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科学、历史和哲学维度地不同诠释,向我们展现了儒家特色的宇宙观图景。李振纲教授系统论述了《论语》中所内蕴的“中庸”的儒家实践理性精神及其对于《易传》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彭永捷教授系统阐释了儒家以仁义、民本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的特质、使命与方法,认为儒家政治哲学既是批判性的、匡正性的,也是建设性的、实践性的。田辰山教授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人手,用“心场”范畴阐释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理念。温海明教授从儒家实意伦理学出发,认为“主与民”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儒家传统政道思想的核心,更是可以惠及当代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