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马/列/毛/邓经典理论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研究

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研究

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研究

定 价:¥50.00

作 者: 孙秀芳 著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5025365 出版时间: 2015-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字数: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丛书: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丛书”中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丛书: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研究》以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六十余年来国内外形势的演变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大致划分为“52体系”“61体系”“过渡体系”“85体系”和“跨世纪体系”,并按照每一课程体系的设置背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分别进行剖析,全方位展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的历史图景,并揭示各课程体系的突出特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丛书: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研究》还抽象出该课程体系演进的内在逻辑、基本经验和不足,尝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下一步建设和改革探路。

作者简介

  孙秀芳,1974年生,河北东光人。201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共党史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江苏省*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其他各类课题多项,先后在《中共党史研究》《河北学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图书目录

**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主要研究内容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新*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历史渊源
**节 *国传统的德化主义教育
一、*国古代伦理道德教化传统
二、近代国民党统治下的三民主义教育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课程化的滥觞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三章 苏联化的“52体系”
**节 “52体系”产生的背景
一、教育方针的革故鼎新
二、思想改造运动
第二节 “52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52体系”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门类
二、课程比例
第四节 “52体系”的课程内容
一、编译讲授提纲
二、编译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五节 “52体系”的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二、课程考核的“*一标准”
小结
第四章 初步*国化的“61体系”
**节 “61体系”产生的背景与形成
一、政治思想上“不断革命”
二、“61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6l体系”的课程理念及其设置
一、日益“左”倾的课程理念
二、“*国化”改造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61体系”的课程内容
一、自主编选教材
二、课程要为政治斗争服务
第四节 “6l体系”的课程实施及其评价
一、课程实施
二、考试的取消
小结
第五章 拨乱反正的“过渡体系”
**节 “过渡体系”产生的背景与形成
一、“文革”后教育界的思想变动
二、“过渡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过渡体系”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门类与组织机构
二、课程比例
第三节 “过渡体系”的课程内容
一、“有教学大纲、无统编教材”
二、着重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第四节 “过渡体系”的课程实施及其评价
一、课程实施
二、考试考查制度的恢复与补考的实行
小结
第六章 初具“两课”形态的“85体系”
**节 “85体系”产生的背景与形成
一、改革开放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二、“85体系”的形成和调整
第二节 “85体系”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科目与门类
二、课程比例
第三节 “85体系”的课程内容
一、教学大纲
二、教材建设
第四节 “85体系”的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二、考试制度改革与德育考评办法
小结
第七章 走向成熟的“跨世纪体系”
**节 “跨世纪体系”产生的背景与形成
一、国内外环境的世纪变动
二、“跨世纪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跨世纪体系”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门类与科目
二、课程比例
第三节 “跨世纪体系”的课程内容
一、课程基本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三、课程管理与教材
第四节 “跨世纪体系”的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强化实践环节
三、教师队伍建设
小结
第八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进逻辑与得失
**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的内在逻辑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变的动因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稳定性因素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深度参与当代*国意识形态建设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自身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中积累的基本经验
一、执政党的重视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传播国家知识、体现时代精神和国家发展需要是须臾不可偏离的天职
三、坚持稳定与创新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存和发展之道
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永葆生机的法宝
五、确定合理的课程比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和谐相处之道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中的几个问题
一、课程理念:政治性和科学性调谐困难
二、课程内容:重复性问题挥之不去
三、课程管理:集权和分权的天平难以平衡
四、课程实施:教师责任与权益的不对称性突出
第九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路径
**节 秉承“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以学生为本”
二、“以人为本”也需要切实为广大教师服务
三、“以人为本”还要落实到教材的管理上
第二节 减少和规避高校与中学课程内容的重复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重复性的两种类型
二、加强大学、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培养目标的衔接
三、加强大学、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的衔接
第三节 探索课程实施方法创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概论
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方法
三、探索实践教学新形式
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第四节 积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益经验
一、执政党应牢牢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导权
二、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做到理论创新先行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应努力实现多样化
四、应着眼于民族性和世界性,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