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论/1
第一章 庐山慧远教团的结构/24
第一节 慧远教团的形成/24
第二节 慧远教团中的僧众/29
第三节 慧远教团中的居士/39
第四节 东林寺之外的庐山其他僧团/54
第五节 庐山寺僧的数量/61
第二章 庐山慧远教团与各地教团的联系/71
第一节 与荆襄教团的联系/71
第二节 与蜀郡教团的联系/76
第三节 与东南教团的联系/76
第四节 与长安教团的联系/79
第三章 从城市到山林:慧远教团选择庐山/86
第一节 “庐峰清净,足以息心”:庐山的自然地理/87
第二节 “神仙之庐”:宗教地理角度的考察/90
第三节 庐山的文化地理:慧远政治和文化的选择倾向/99
第四节 中国隐逸文化的影响/102
第五节 印度禅修方式的影响/108
第四章 慧远教团与世俗王权/116
第一节 慧远对待王者态度的转变/116
第二节 慧远教团与王朝政权的博弈/130
第三节 慧远“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的形象/145
第五章 慧远教团中的僧制与戒律/150
第一节 寺僧节度/150
第二节 庐山戒律/155
第三节 由慧远之死观庐山僧制戒律实行之特点/161
第六章 慧远僧团之教育/171
第一节 佛典教育:庐山四科/172
第二节 世典教育:儒道九流/179
第三节 慧远僧团之教育方式/183
第七章 慧远教团之佛经传译/191
第一节 庐山僧人之西行求法/191
第二节 般若台与译经/198
第三节 庐山经录/208
第八章 慧远教团之福业兴建/212
第一节 庐山造像/212
第二节 造寺修塔/220
结 语/228
主要参考文献/235
附 录 庐山慧远教团大事编年/240
后 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