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官镇)人,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但至迟在战国中前期。《老子》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分为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第三十八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