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视角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 资料选取与分析视角
第四节 重要概念辨析
一 “Affirmative Action”是什么?
二 “Affirmative Action”相关译法辨析
三 本书所涉之主要概念及其背景
第一章 “肯定性行动”的缘起与出台
第一节 “萌芽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末
一 具有战时特征的总统行政命令
二 战后政府部门或机构内人员雇佣问题的总统行政命令
三 战后政府合同的承包领域内人员雇佣问题的总统行政命令
第二节 “维权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60年代末
一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美国黑人抵抗运动
二 《第10925号总统行政命令》
三 总统平等雇佣机会委员会
四 《第11114号总统行政命令》
五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六 《1964年民权法案》
七 《第11246号总统行政命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肯定性行动”的发展和变迁
第一节 “优待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一 联邦政府态度的转变
二 司法机构的正式介入
第二节 “平等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一 严格司法审查标准的确立
二 联邦政府态度的再次转变
三 州宪法与法律条文的修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肯定性行动”的实施效果
第一节 “肯定性行动”实施前后各群体的教育和雇佣状况
一 20世纪60年代之前白人与非白人的教育、就业与职业状况
二 20世纪60年代初到21世纪初黑人的教育和职业变动
第二节 “肯定性行动”的具体实施效果
一 “肯定性行动”在雇佣领域内的具体实施效果
二 “肯定性行动”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具体实施效果
三 “肯定性行动”在政府合同承包领域内的具体实施效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肯定性行动”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补偿理论”问题
一 各少数群体曾遭受的偏见和歧视
二 各族群曾遭受的偏见和歧视的总结与讨论
第二节 “反向歧视”问题
一 “反向歧视”问题的存在与否
二 “反向歧视”问题的争论与思考
第三节 “污名化”问题
一 “污名化”问题存在的事实
二 对“污名化”问题的思考
第四节 “族群关系”问题
第五节 问题探究之一:族群因素不是唯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第六节 问题探究之二:各少数群体内部差异的忽略
第七节 问题探究之三:各少数群体间差异的忽略
一 部分白人和非白人群体的就业状况
二 部分白人和非白人群体的受教育状况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肯定性行动”的启示
第一节 “肯定性行动”的正面经验
一 政府能否干预群体间存在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问题
二 如何把握好政策尺度的问题
第二节 “肯定性行动”的反面教训
一 种族或族群因素的彻底取消
二 “肯定性行动”发展困境的根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 语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1 2014年中国部分省、直辖市与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中的民族优惠政策
附录2 第8802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8802)
附录3 第9346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9346)
附录4 第9664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9664)
附录5 第9980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9980)
附录6 第10308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308)
附录7 第10479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479)
附录8 第10590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590)
附录9 第10925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925)
附录10 第11114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1114)
附录11 1964年民权法案(节选)
附录12 第11246号总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1246)
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