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档案
一、城市发展史溯源
二、城市隐喻
三、城市文化记忆
第二章 城市与文学的互文性关系
一、文学地理景观
二、城市文学的生产与消费
第三章 城市书写的空间类型
第一节 空间民族化
一、“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二、“他者”的属性及特征
三、“他者”对城市书写的影响
第二节 空间政治化
一、天安门的现代转换
二、天安门叙事
第三节 空间性别化
一、现代都市的沉沦与迷失
二、失落精神的守望与召唤
三、异质文化的交融与互渗
第四章 城市书写的身体体验
第一节 感受城市的诸种方式
一、触觉与热量
二、嗅觉与气味
三、视觉与印象
第二节 触摸北京的几条路径
一、可闻的
二、可品的
三、可见的
第五章 城市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第一节 关于“认同”的学理溯源
一、什么是认同?
二、谁需要认同?
三、去哪里寻找认同?
第二节 20世纪20-70年代:“老北京”的消逝与“新北京”的生产
一、“老北京”的遗失:以城墙与城门为例
二、“新北京”:“改写”胡同与“家-X”空间生产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记忆素与“文化北京”
一、京味小说中的记忆素及其构成
二、记忆素之一:人物
三、记忆素之二:行动
四、记忆素之三:空间
五、记忆素之四:情节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现代都市与“怀旧北京”
一、作为“景观”的现代都市
二、王朔笔下的“新北京”记忆
三、怀旧“老北京”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