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严绍璗
序二 /张西平
序三 /杨煦生
1/第一章 诞生,当西方遇见东方
沙勿略的上川岛之盼
罗明坚:会编字典的仙花寺主人
利玛窦:用科学叩响中国大门的使者
金尼阁的遗憾,更是中国的遗憾
卫匡国:17世纪撰写中国史的最佳撰稿人
23/第二章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南怀仁:来自西洋的二品大员
孔夫子的“乌托邦”
去中国,寻找上帝的足迹
康熙大帝:“哲人王”的现世楷模
用理性照亮世界
一部《论语》,可以打倒希腊七贤
伏尔泰:欧洲的良心
47/第三章 抽刀断水水更流
雷慕沙:汉学世界的“鲁滨逊”
马礼逊:用性命编纂《华英字典》
小斯当东:被乾隆接见过的汉学家
儒莲:汉学界的诺贝尔
谁来解剖中国?
73/第四章 抢回来的学问
沙漠中的夺宝竞赛
敦煌,作为一门学问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戴密微:“我们的光芒”
99/第五章 双头鹰,凝视着东方和西方
康熙与彼得,两大帝王的布局
俄罗斯汉学的崛起
“阿翰林”:中国年画的第一个推手
近水楼台先得月
123/第六章 尽天命,以成人事
“西学鸿儒”井上哲次郎
再造中国,大日本帝国的“天命”
把中国当作中国
吉川幸次郎:“我是中国人”
149/第七章 中国学,别开生面
从“汉学”到“中国学”
辉煌的“费正清帝国”
史华慈:一个孤寂的犹太人
173/第八章 文化的基因库
标本意义上的中国经典
永恒的“中国心灵”
高罗佩:文学意义上的“狄仁杰之父”
走向未来的纽带
201/附录 导演手记
有一些地方很少有人知道
欧罗巴印象
记史华慈先生
邂逅伯希和
为什么出发
给汉学家画像
小心翼翼
拖 延
朋友圈
我认识的“理雅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