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广告主的身份建构:历史社交语用学视角

广告主的身份建构:历史社交语用学视角

广告主的身份建构:历史社交语用学视角

定 价:¥39.00

作 者: 王雪玉 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5165801 出版时间: 2016-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字数:  

内容简介

  《广告主的身份建构:历史社交语用学视角》综合国内外历史社交语用学研究和身份建构研究的*新成果,从历史社交语用学视角对广告语篇中的话语、身份及历史社交语境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作者基于对数百篇报纸广告实例的细致描写和分析,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为读者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报纸广告中广告主身份建构及话语使用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量文献以及对广告主的访谈语料,从社会文化和社交情景语境两个层面探讨语境变迁对话语和身份建构的影响和制约。《广告主的身份建构:历史社交语用学视角》的一大亮点在于,作者结合语言顺应论的探讨以及历史社交语用学的视角,建构了话语和身份建构的历时性研究框架,将历史社交语境纳入身份建构研究范畴,阐释身份建构多样性、话语策略性和语境制约性等特征,为身份建构的历时性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作者简介

  王雪玉,江苏南通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及话语和社会研究。在Discourse&society,Discourse&Communication、《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各类各级项目多项。2015-2016年访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传播学院,师从话语研究领域KarenTracy教授。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本书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术语界定
2.1.1 广告、广告主及广告受众
2.1.2 身份及广告主身份
2.2 身份的话语建构研究
2.2.1 社会建构主义哲学基础
2.2.2 主要研究视角
2.3 广告话语中的语言、语用及身份研究
2.3.1 广告话语中的语言结构研究
2.3.2 广告话语中的语用策略研究
2.3.3 广告话语中的身份研究
2.4 相关研究评述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话语和身份建构研究的历时性视角
3.2 话语和身份建构的具体分析框架
3.2.1 研究前提:身份建构是一种语用努力
3.2.2 研究维度一:身份建构的多样性
3.2.3 研究维度二: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性
3.2.4 研究维度三:身份建构的语境制约性
3.3 本研究的分析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方法
4.3 语料收集
4.3.1 语料来源及理据
4.3.2 语料收集方法和程序
4.4 语料分析
4.4.1 分析对象
4.4.2 广告主的身份判断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告主身份建构类型及其历时变迁
5.1 报纸广告中广告主的身份建构类型:定性分析
5.1.1 无自我维度建构类广告的表现形式
5.1.2 自我维度建构类广告中的身份类型
5.2 报纸广告中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历时变迁:定量分析
5.2.1 日用品广告中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历时变迁
5.2.2 家电广告中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历时变迁
5.2.3 医药保健品广告中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历时变迁
5.2.4 三类广告中广告主的身份建构情况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告主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及其历时变迁
6.1 广告主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及其内容总述
6.2 广告主的理性身份建构策略及其历时变迁
6.2.1 命题内容层面策略及其历时变迁
6.2.2 语篇结构层面策略及其历时变迁
6.3 广告主的感性身份建构策略及其历时变迁
6.3.1 语用一语言层面策略及其历时变迁
6.3.2 多模态策略及其历时变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境的历时变迁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告语境的历时变迁情况概述
7.2 社会文化语境变迁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2.1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2.2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变迁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2.3 媒体环境变化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2.4 广告法律法规更迭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3 社交情景语境变迁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3.1 受众身份变化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3.2 受众心理变化对广告主身份建构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8.3.1 研究的不足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