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文化学者陈绶祥有关中国文化的演讲录。该书从中国农业文明的诞生出发,结合耕种方式的演变、农业工具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文字的诞生等,引申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征。中国的“农业文明”,即靠种子繁殖的农业,区别于西方的狩猎、畜牧业。因而作者认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从根本上就有所不同。中国农业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总括,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也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特征。如中国人平和的交往方式与人性特征;讲求“仁义”,注重修身与劳心的统一等,都可在农业文明中追本溯源。可以说,这种生产方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思维模式,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和往来模式,这些认知模式最终形成了后来的中华文化。在本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作为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其起源和特征,也可以在农业文明中找到蛛丝马迹。如,陶器上的几何纹样,中国画中人物头重脚轻的奇怪比例,“六艺”“六法”等,均可在中国独特的农业文明中找到依据。将中国美术放在农业文明的宏观背景下分析,是为该书的一大亮点,这与作者的美术史论家、画家身份密不可分。同时,这也是本书有别于普通论述中国农业文明或中华文明的著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