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是人们生活需求中最基本的物质产品,也是建设量最大的建筑,古往今来,世界各地民众创造出形制多样的居住建筑。在中国为了区别古代的居住建筑与现代住宅,习惯将古代居住建筑称为民居。综观世界各国的传统民居,以中国所保存的类型及实例最为丰富,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一份宝贵的遗产。中国民居的丰富性,是由她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历代人民解决居住问题,作过多样性的选择,探索过不方式,并不断改进与提高,历史痕迹明晰可见,此其一;中国国土幅员广大,境内有高山峻岭、广阔平原、无垠草原、河网水乡、黄土高原、茂密森林,这些不但为人民提供了多样的地方建筑材料,同时也决定了建造民居的各种不同的基址条件。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成为中国民居的基本准则。同时中国域内的气候差异很大,占据了从亚寒代、温带、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平均气温包括从一300C至300C广阔的范围,至于极端的高温达440C。同时由于地形及区位的关系,各地的日照时数、降水量、风速及飓风等亦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条件皆是影响民居形制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此其二;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主体民族以外,尚包括有蒙、藏、回等55个兄弟民族。各族皆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反映在居住用房上亦各具特色,此其三;中国各地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虽然古代社会绝大多数居民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但尚有牧业、渔业、狩猎业、养殖业、手工业、运输业(水运、陆运)等不同的行业,他们居住形制与其生产方式必须契合,也会产生不同的民居类型。同时居民的社会地位不同,区分出官宦人家、富商、地主、文人、头人、平民、移民等,自然其居屋亦各有特点,此其四;还有,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虽然有的地区已经进入初级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可有些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的地区尚处在奴隶制,甚至是原始母系社会阶段,自然地造成民居形制的巨大差别,此其五。当然,还会有一些东方的地域性的社会、人文因素,影响到民居形制,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中国民居建筑的丰富性是世界公认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财富,也是世界民居建筑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