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重返八十年代”视域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研究
第一章 个人观转型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文革”结束后中国个人观的转型
第二节 独立个体与个性人物形象
第三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小说文体的新变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对“个人”的刻意规避
第一节 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人道主义讨论对“个人”的刻意规避
第三节 个人主义思想观念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的表现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关于人生意义的困惑与思考
第一节 “潘晓”的信
第二节 文学与“潘晓讨论”的勾连
第三节 观念史视域下的“潘晓讨论”
第四节 “潘晓讨论”与“萨特热”的对读
第四章 个人主义思想阵营的“内讧”
第一节 “主体性”思想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理论
第三节 “主体性”理论的“批判”
第四节 “双重隐性对话”
第五节 个人主义思想阵营的“内讧”
第六节 “审美个人主义”勃兴与八十年代精神走向
第五章 “《苦恋》风波”再解读
第一节 “《苦恋》风波”
第二节 “《苦恋》风波”的回响
第六章 转折时代教育问题的呈现及启示
第一节 宋宝琦式的学生
第二节 谢慧敏式的学生干部
第三节 张俊石式的班主任
第四节 尹达磊式的老师
第七章 坏人为什么能作恶
第一节 好人的落难史与坏人的作恶史
第二节 作恶的原因
第三节 能作恶原因
第四节 能作恶的条件
第八章 “陈奂生”之外的高晓声
第一节 衣、食、住、行
第二节 《老清河叔》:叙述了农民“食”的匮乏
第三节 《老清河叔》与《青天在上》:密切关联的互文本
第四节 “陈奂生”之外的高晓声
第九章 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反特权文学
第一节 特权概念、分类及特权现象
第二节 反特权文学出现的背景及对特权现象的展示与批判
第三节 “潜在”的反特权文学
第四节 反特权文学“消失”的原因
第十章 论巴金《随想录》中的个人主义思想观念
第一节 《随想录》中的个人主义观念
第二节 《随想录》中的个人主义与五四精神的联系
第三节 《随想录》中的个人主义观念与三大思潮的联系
第十一章 论朦胧诗中的个人主义思想观念
第一节 朦胧诗中的个人主义思想来源
第二节 自我意识、生命意识的歌唱
第三节 个人主义中的自我意识与个人英雄主义
第四节 “个人主义”观念的价值
第十二章 另一种声音
第一节 强烈、深刻的怀疑精神
第二节 自觉的反省意识
第三节 冷抒情风格
第十三章 理想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童话
第一节 理想世界的来源
第二节 完美主义者的理想世界
第三节 “天国”情怀与童话王国
第十四章 最后的“飞翔”
第一节 从“紫金冠”到“便帽”的转变
第二节 焦虑的凸显
第三节 梦境中的回转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