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伊始,崛起的美国开始重视在中国的影响,而美国芝加哥大学也希望以教育沟通中西,发挥大学在中国教育的意义。与此同时,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不断接到在华传教士的请求,请求帮助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洛克菲勒最终决定考察中国,以便决定资助方式。而这项任务便委托给了与洛克菲勒家族渊源深厚的芝加哥大学。1908年,芝加哥大学在洛克菲勒基金支持下,为了探索教育在中国的意义,决定派出东方教育考察团(Oriental Educational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考察中国教育,寻求合作方式。芝加哥大学选定神学院的伯顿(Ernest De Witt Burton,1856-1925)和地质系的钱伯林(Thomas Chrowder Chamberlin,1843-1928)两位教授担此重任,两人搭配是基于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权衡。伯顿教授伯顿为著名圣经学者,代表人文社会方面;而钱伯林则为著名地质学家,代表自然科学方面考察。同时任命两位助理,辅助调查中国的教育、社会以及宗教情况。托马斯·钱伯林为美国著名地质学家,生于威斯康星州东部的小镇比洛特(Beloit),1866年毕业于比洛特学院,并留校执教数年,后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1893年,钱伯林应邀组建芝加哥大学地质系,并任系主任。钱伯林对于中国的兴趣至少不晚于1901年。是年,他致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William Harper),建议芝加哥大学加强与中国合作,以地质帮助中国,招收中国留学生,培育地学人才,助其开发自然资源,造福国家与人民。1909年钱伯林前往中国的愿望终于实现。1月4日,钱伯林在其儿子兼助理罗林·钱伯林(Rolling Thomas Chamberlin,1881-1948)的陪同下动身前往中国【编者注:为行文方便,以下分以老钱伯林和小钱伯林代指父子二人】。小钱伯林是老钱伯林唯1的儿子,1907年从芝加哥大学地质系获得博士,随后留校执教终生。钱伯林父子此次中国考察的主要任务是考察地形,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利用,研究他们对于教育的意义,以及教育机构的合适选址,同时探索中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