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2年以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又开展了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工作,各地也有9个省区市在不同层次出台相关文件,推进矿区和谐与利益共享的相关工作,和谐矿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和谐矿区建设理论与实践》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分析、参与试点实践,取得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成果:一是对和谐矿区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等理论对和谐矿区建设进行理论重构,丰富了和谐矿区建设理论研究;二是对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矿地关系借鉴研究,系统梳理总结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世界银行、国际行业组织在处理矿地关系的政策框架和主要工具;三是*面总结国内和谐矿区建设的经验和亮点,对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提升,提出要通过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调节机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补偿机制、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矛盾协调化解的工作机制,构建和谐矿区建设的四大长效机制;*后,提出了和谐矿区建设考核标准,并对和谐矿区建设前景进行了展望。《和谐矿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可供政府管理部门、矿山管理人员、院校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