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山区气候垂直特征明显。在这一区域,高山峡谷阻隔了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多样的民族和丰富的文化特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传统的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依托和资源,而民族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成份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云南省围绕着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在传统文化的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遗产保护等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深化。一方面是如何将现有的理论梳理、提炼、综合并运用在民族文化管理与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探索其适用性与局限性;另一方面,随着世界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有关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许多实践工作已经先于理论研究展开,特别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如何将实践经验进一步总结和提升为理论也值得关注。为此,开展这一地区的开展自然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考察,典型传统农牧业物种资源与农业生产方式考察和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状况考察,建立生态旅游资源数据集、典型传统农牧业物种资源与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数据集,对于研究流域人居环境梯度变化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