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研究: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

生态学研究: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

生态学研究: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

定 价:¥118.00

作 者: 苏建荣,刘万德,缪迎春,李帅锋,郎学东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生物科学 植物学 自然科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473257 出版时间: 2016-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字数:  

内容简介

  《生态学研究: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以云南红豆杉为研究对象,在简要回顾植物种群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野生植物保护利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对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进行研究。通过对云南红豆杉大量野外调查和取样,阐明云南红豆杉的自然地理分布、分布区气候特点、种群数量特征及种内、种问关系,探索其遗传多样性特征,枝、叶等构件种群的统计特征及紫杉醇的时间、空间变异规律。《生态学研究: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发展和完善了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为我国濒危植物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生态学研究: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可供从事生态学、生物学、林学、植物学等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管理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生态学研究:云南红豆杉种群生物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植物种群生物学的发展
一、种群与种群生物学
二、植物种群生物学发展概况
三、植物种群生物学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云南红豆杉研究现状
一、红豆杉属的研究概况
二、云南红豆杉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第二章 云南红豆杉的分类地位与自然分布
第一节 云南红豆杉的分类地位与形态
一、中国红豆杉属植物的分类概况
二、云南红豆杉的分类地位
三、云南红豆杉的形态特征
四、中国红豆杉属植物分类检索表
第二节 云南红豆杉的自然地理分布
一、研究方法
二、云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
三、云南红豆杉分布与气候特点
四、云南红豆杉分布界限的热量状况
五、水热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六、气候区划分
七、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云南红豆杉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云南红豆杉种群数量特征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三、种群密度
四、种群结构
五、种群生命表
六、生存函数分析
七、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八、环境、人为干扰与种群结构、动态
九、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云南红豆杉群落结构特征与更新特征
一、研究地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三、物种组成
四、物种多样性特征
五、大小结构
六、云南红豆杉更新特征
七、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云南红豆杉空间分布格局
一、研究地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三、种群分布及年龄结构
四、云南红豆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五、云南红豆杉种群的点格局分析
六、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云南红豆杉种内与种间竞争
一、研究地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三、云南红豆杉的种内竞争
四、云南红豆杉种群的种间竞争
五、云南红豆杉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六、小结与讨论
第五节 云南红豆杉的生态位与种问联结
一、研究地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三、重要值及其生态位宽度
四、生态位重叠
五、种群联结分析
六、生态位重叠与联结系数回归分析
七、小结与讨论
第六节 云南红豆杉种子形态与种胚休眠特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种胚的形态与大小
三、种皮透水性
四、种子大小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五、胚乳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六、小结与讨论
第七节 云南红豆杉实生苗与扦插苗的生长特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营养元素对云南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三、光照对云南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四、营养元素对云南红豆杉光合作用的影响
五、光照对云南红豆杉光合作用的影响
第四章 云南红豆杉构件种群统计学
第一节 云南红豆杉芽数量动态
一、材料与方法
二、春芽数量动态
三、秋芽数量动态
四、新芽数量动态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云南红豆杉叶数量动态
一、材料与方法
二、不同采收处理下的老叶落叶量
三、不同采收处理下的老叶脱落动态
四、不同采收处理下的新叶数量及动态
五、不同采收处理下的新叶密度
六、不同采收处理下的叶净增加量
七、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云南红豆杉枝数量动态
一、材料与方法
二、不同采收处理下的老枝抽新枝的比率
三、不同采收处理下的新枝数量及动态
四、不同采收处理下的新枝长度与体积
五、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云南红豆杉萌枝特性
一、材料与方法
二、云南红豆杉种群萌枝结构
三、萌枝数量与树高和地径的关系
四、萌枝数量与枝叶产出空间分布的关系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五节 云南红豆杉的构型与叶构件水分特征
一、材料与方法
二、不同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的总体结构
三、不同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的枝系特征
四、不同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各级枝叶片的分布
五、不同光环境下云南红豆杉叶片水分特征
六、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云南红豆杉居群遗传学
第一节 云南红豆杉微卫星引物标记研发
一、简并锚定微卫星一PCR法
二、同属不同种间的微卫星引物转移运用法
三、跨种数据库法
四、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云南红豆杉天然居群谱系地理学
一、材料和方法
二、微卫星位点间连锁平衡检验
三、居群内遗传多样性
四、居群间遗传结构
五、相关性分析
六、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云南红豆杉天然居群空间遗传结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有效微卫星位点
三、居群1和居群2空间遗传结构
四、相关分析
五、个体聚类树
六、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云南红豆杉天然居群采样策略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居群数与等位基因丰富度相关性分析
三、居群1采样数与等位基因丰富度相关性分析
四、居群2采样数与等位基因丰富度相关性分析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五节 云南红豆杉天然居群与人工居群遗传多样性差异
一、材料和方法
二、人工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居群间的遗传分化
三、人工居群和天然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四、人工居群和天然居群间的遗传结构
五、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变异
第一节 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变异及其相关的分子标记
一、材料与方法
二、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变异
三、RAPD标记与树皮紫杉醇含量的关联分析
四、与紫杉醇含量相关的特异性凡心D标记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树龄、种源对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一、材料及方法
二、不同组织的紫杉醇含量
三、不同树龄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
四、不同种源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
五、紫杉醇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六、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彩图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