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我国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大规模建设期1
二、生活垃圾焚烧设施“邻避效应”凸显,影响区域稳定与设施运营2
三、构建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环境友好共建机制是环保新道路的需求3
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4
一、研究内容4
二、研究方法6
三、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7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9
第一节邻避效应与邻避型设施9
一、“邻避效应”9
二、邻避型设施10
三、邻避型设施的类型11
第二节垃圾焚烧设施的邻避特征与内涵12
一、我国垃圾焚烧设施邻避现象12
二、垃圾焚烧设施的邻避效应特征15
三、邻避效应的内涵16
第三节邻避型设施友好共建途径研究进展19
一、国外研究进展19
二、国内研究进展20
第四节国外实践经验22
一、阿姆斯特丹经验22
二、瑞典经验23
第五节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相关制度概述24
一、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运行或管理技术政策24
二、收费政策26
三、产业政策27
四、能源发展政策28
五、环评管理政策30
六、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选址规定30
第三章理论基础32
第一节条件价值评估法32
一、条件价值评估法32
二、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33
第二节利益相关者理论39
一、环境管理中的利益相关方39
二、利益相关方的权力和利益40
第三节风险传导理论42
一、风险的概念42
二、风险传导的内涵43
三、风险管理44
第四节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45
一、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的提出45
二、风险社会放大的机理46
三、风险社会放大理论在邻避设施研究中的应用47
第四章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管理全生命周期利益相关方研究49
第一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利益相关方辨析49
第二节主要利益相关方分析50
一、政府——按地区分类50
二、政府——按部门分类54
三、公众56
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运营商57
五、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58
六、非政府组织(NGO)58
七、媒体60
第三节主要利益相关方分析结果60
一、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利益与损失60
二、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和利益62
第四节本章小结63
第五章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调控65
第一节基于工程分析的全过程风险环境因子识别65
一、设施施工期主要风险源65
二、设施运营期主要风险源67
第二节全过程环境风险源调控74
一、施工期风险源及其调控76
二、运营期正常工况下的风险源及其调控77
三、运营期非正常工况下的风险源及其调控78
第三节本章小结79
第六章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风险传导机理与风险流调控80
第一节典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公众问卷调查80
一、典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概况80
二、问卷调查的目的82
三、调查问卷设计83
四、问卷调查抽样84
五、受访者基本情况86
第二节基于公众认知的设施邻避因子指数核算87
一、公众对设施风险源的邻避效应调查结果87
二、公众对设施邻避指数核算97
三、本节结论100
第三节全过程风险传导与放大模式构建101
一、全过程风险传导分析101
二、设施全过程风险传导与放大模式105
第四节全过程风险流调控110
第五节本章小结112
第七章生态补偿减缓邻避效应的可行性研究113
第一节研究思路113
一、现有研究均推崇生态补偿对邻避效应的减缓效果113
二、疑问与探讨116
三、生态补偿意愿分析的Tobit模型构建117
第二节选址附近公众生态补偿意愿分析119
一、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9
二、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24
三、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对比分析128
第三节生态补偿减缓邻避效应可行性探讨130
第八章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环境友好共建机制研究132
第一节保障相关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公开性与刚性132
第二节构建全生命周期设施公众参与机制133
一、公众参与机制基本原则与一般程序133
二、公众的范围136
三、公众意见收集138
四、公众意见的处理与反馈141
第三节建立公开、有效的环保监督与信息公开机制142
一、开展设施全生命周期环保监督142
二、建立设施全过程信息公开机制144
第四节构建配套的环境经济政策151
一、实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生态补偿政策151
二、实施基于处理成本的城市生活垃圾排污收费政策155
第五节本章小结156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157
第一节结论157
第二节展望158
附录: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公众态度调查问卷160
参考文献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