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原理及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原理及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原理及操作规程

定 价:¥68.00

作 者: 付强 等 编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2268358 出版时间: 2016-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17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包括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布设、气态污染物(SO2、NO、CO、O3)的监测原理和仪器操作、颗粒物(PM10、PM25)的监测原理和仪器操作、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国家网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等内容。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付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任,研究员,作者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多年,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监测分析方法与检测技术、环境监测规范的编制及理化分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了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009ZX07527-001)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技术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和环境保护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实用分析方法等监测技术领域专著多部。

图书目录

第一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现状及发展1
第一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1
一、全球环境空气污染状况1
二、中国环境空气污染状况1
三、中国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状况2
第二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现状6
一、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概述6
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现状6
第三节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发展沿革8
第二章气态污染物的监测原理与方法11
第一节主要监测项目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方法11
一、NOx分析原理(NO2分析原理)11
二、SO2分析原理13
三、CO分析原理15
四、O3分析原理17
五、差分吸收光谱(DOAS)分析原理19
六、操作方法21
第二节气象参数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方法24
一、温度检测原理24
二、相对湿度检测原理24
三、风速检测原理24
四、风向检测原理25
五、气象参数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26
第三节现场校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方法27
一、零气发生器工作原理27
二、多气体动态校准系统工作原理27
三、现场校准设备的操作方法30
第三章颗粒物的监测原理与方法32
第一节β射线法32
一、基本原理32
二、采样方法33
第二节振荡天平法33
一、基本原理33
二、采样方法34
第三节手工监测法35
一、术语和定义35
二、基本原理35
三、采样方法36
四、称量38
五、结果计算与表述38
第四章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40
第一节点位布设的原则与方法40
一、点位布设的原则40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40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要求41
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数量要求42
五、监测项目43
六、点位管理43
七、监测点周围环境和采样口位置的具体要求44
第二节子站建设45
一、系统的构成45
二、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子站站房安装45
三、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仪安装47
四、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采样装置安装49
五、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安装52
六、中心计算机室52
七、质量保证实验室52
八、系统支持实验室53
第三节系统验收53
一、验收准备与申请53
二、验收内容54
三、验收报告57
第五章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管理75
第一节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5
第二节日常维护75
一、日常任务75
二、每周任务76
三、每月任务77
四、半年任务77
五、年度任务及预防性维修78
第三节系统的检查与校准78
一、检查/校准周期与要求78
二、气态分析仪的校准方法80
三、颗粒物监测仪的校准方法83
第四节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84
一、概述84
二、标准传递的周期与要求84
三、流量标准传递的方法85
四、臭氧标准传递的方法90
五、标气传递的方法91
六、零气发生器的确认92
第五节系统的性能审核93
一、概述93
二、精密度审核93
三、准确度审核96
第六节颗粒物的手工比对97
一、比对监测方法97
二、比对监测频率98
三、比对监测数据对要求98
四、比对监测结果评价98
五、比对监测仪器和设备98
六、比对监测试剂和材料98
七、比对准备工作99
八、现场仪器布设99
九、采样时间要求99
十、采样、滤膜保存、运输及恒重99
十一、手工监测结果计算与表示99
十二、自动监测结果计算与表示100
十三、自动监测结果与手工采样结果的相对误差100
十四、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00
第六章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与发布102
第一节数据核查方法102
一、自动监测数据采集要求102
二、数据检查方法103
第二节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及复核技术要求104
一、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及复核技术要求104
二、城市站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在线审核工作流程107
三、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自动监测小时值数据审核表填报说明119
第三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数据统计要求121
一、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121
二、数据统计要求122
第四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计算及发布124
一、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125
二、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126
第七章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129
第一节质量监督机制129
一、我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现状129
二、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机构与职责130
三、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制度建设131
四、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工作机制132
五、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内容132
六、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方法133
第二节自动监测系统运维核查133
一、概述133
二、自动监测系统运维核查134
第三节气态污染物监测质量现场核查136
一、SO2、CO、NOx监测质量的现场核查136
二、O3监测质量的现场核查138
第四节颗粒物监测质量现场比对核查141
一、国内外相关工作141
二、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技术规定(试行)142
第八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148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框架148
一、管理程序148
二、文件管理149
三、监测方法149
四、监测条件149
五、监测人员149
六、记录150
第二节管理程序150
一、管理类程序150
二、技术类程序151
第三节文件管理152
一、文件种类152
二、文件管理程序153
第四节监测方法153
一、标准方法154
二、非标准方法154
三、方法证实与确认154
四、作业指导书155
第五节监测条件155
一、设施和环境条件155
二、设备和标准物质157
三、量值溯源159
四、结果质量控制160
第六节监测人员160
一、人员配备及能力要求161
二、培训161
三、持证上岗考核162
四、人员监督164
五、人员技术业绩档案164
第七节记录165
一、记录的基本要求165
二、记录管理基本要求166
三、记录的范围166
参考文献16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