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新月诗学生成论

新月诗学生成论

新月诗学生成论

定 价:¥60.00

作 者: 叶红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88330 出版时间: 2016-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字数:  

内容简介

  新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而复杂的诗歌流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三种诗学形态相伴相生,使新月诗学观呈现出相互包容的诗学理念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新月诗派与中国著名自由知识分子社团——新月社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新月诗派不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诗歌流派。叶红编写的《新月诗学生成论》从新月诗派的生成与发展这一研究视角,将新月诗派投射于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借助大量的历史资料,探讨新月诗派错综的发展轨迹。运用现代传媒的理论重新审视文学流派的生成与现代报刊之间的关系;借鉴“影响的焦虑”这一西方现代诗学理论中的某些观念,阐释新月诗人是如何摆脱“前驱诗人”和“强者诗人”“影响的焦虑”的,通过有意的创造性误读,构建起新月诗学体系;运用“反优先权”的理论策略,研究新月诗派内部诗人间诗学理念的传承;通过确认诗人杂糅型的文化身份进而阐释新月流派的人员构成、诗歌气质、文化选择和审美价值形态诸多问题与现象。

作者简介

  叶红,黑龙江省黑河市人,现任职于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任黑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出版学术著作1部,参编1部。在《文艺报》《文艺争鸣》《学习与探索》《学术交流》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参与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高校教改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校级青年项目1项。荣获黑龙江省文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次。

图书目录


绪论
一新月诗学的生成语境
二诗派属性与美学特征
三“影响的焦虑”:新诗生成的心理逻辑起点
四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与媒体共生:“新月”的发生与传播方式
一“餐厅”“客厅”:闺中望“月”
(一)新月聚餐会、新月社、新月俱乐部、新月诗派
(二)新月与文化沙龙
二北京、上海——“月”转星移
(一)神秘的“黑客厅”
(二)文化沙龙与媒体联姻
三《诗镌》《新月》《诗刊》:三刊映“月”
(一)《晨报·副刊·诗镌》——新月诗派的孵化器
(二)《新月》——新月诗派再聚首
(三)《诗刊》——新月诗派再出发
四杂志与流派:相伴相生
(一)报刊与群体传播
(二)同人刊物与文学流派
(三)编辑方针与流派走向
(四)《新月诗选》的意义
第二章 新月诗人的“反优先权”策略
一与“强者诗人”较量
(一)行动元:有预见性的“新人”
(二)行动策略:对“人生派”的误读性修正
(三)行动结果:走出偶像的遮蔽
二抢占言说空间
(一)言说的焦虑
(二)《红烛》的出版策略
三流派内部对“诗人优先权”的挑战
(一)求同存异:“音组说”与“工整说”
(二)形同神异:臧克家的流派归属
(三)神同形异:新月诗派的“终结者”
(四)内部论争:写实与现代的较量
第三章 新月诗人群的文化身份
一文化身份与流派生成
二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
(一)新月诗人文化身份的同一性
(二)新月诗人文化身份的杂糅性
(三)新月派诗人的宗教情结
三新月诗人的文化身份类型
(一)西方文化积极追随者
(二)文化保守主义者
(三)西方文化拒斥者
第四章 新月诗学:在变化中坚守
一古典主义:在退守中前行
(一)“学衡派”:新人文主义的传播者
(二)新月古典主义诗学的理论资源
(三)新月的古典主义诗学观
二巴那斯主义:镣铐下的舞蹈-
(一)爱情·性灵·奇思
(二)唯美·绚烂·浓情
(三)自然·自我·自由
三现代主义:绚烂归于平静
(一)世纪末果汁
(二)走出象牙塔
(三)艰难的探索
四 新月诗派的现代叙事诗探索
——以朱湘为例
结语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对新月派及其文学观历史定位的流变
附录二新中国成立后新月诗派主要研究成果目录汇编
附录三新中国成立前新月诗派主要研究成果目录汇编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