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影视艺术电影表演传习录

电影表演传习录

电影表演传习录

定 价:¥46.00

作 者: 赵宁宇 编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6044978 出版时间: 2016-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字数:  

内容简介

  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传达了人类在不同时代对人性的基本思考,是人类表达情感*直观的一种形式。艺术教育则担负着培养入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和价值观等重要任务。表演艺术教育注重塑造学生鲜明的艺术个性,而个性的发挥则依赖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美的认知以及情感的率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所说:“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入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因此,归根结底,表演艺术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美育”。我曾在近些年一次表演专业考试的面试中看到老师给考生出这样一道题:让考生们表演“看展览”。结果有些考生表演和同伴在展销会上买包;有些考生表演在拍卖会上卖画。感觉现在孩子们的脑子里面*直接的一种价值观念就是这东西值不值钱。若干年前考生在做这类无对象交流的考题时,还能看到考生在热泪盈眶地表演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展览、绘画展览等等,但是现在基本看不到了。近些年,表演艺术创作逐渐趋于模式化、程式化。一些考生在艺校三年可能只学几首歌、几首诗来应对考试,好多考生在考场的表现极为相似,完全没有自身的特点。一切学习均是为了艺考应试。这样的一种教育,直接导致学生们在表演创作上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缺乏对真实生活的认知与体验、缺少对真实的情感交流、注重既得利益成为当下表演艺术逐渐僵化的重要原因。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却带来了表演艺术美学的倒退,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作者简介

  赵宁宇,男,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表演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中国专家。发表理论、评论文章110余篇,出版专著《世界电影精品读解》、《产业化生存:当代中国电影表演研究》《产业化发展: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研究》,主编《电影表演传习录》。编剧话剧《声音》获“老舍文学奖”,编剧电影《赵氏孤儿》获“华表奖”优秀影片奖,导演电视剧《夏月》获“五个一工程奖”,导演电影《国医》获英国伦敦东方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导演话剧《马哈歌尼城的兴衰》获“中国戏剧文化奖”实验剧目大奖、导演金奖、集体表演金奖等,改编话剧《解放!解放!》获“文华剧目奖”,演出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获“华表奖”优秀影片奖,演出电视剧《郑氏十七房》获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度表彰男配角特别奖”,监制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提名奖,导演电视剧《国家审计》获“飞天奖”提名荣誉奖、河北省“奔马奖”电视剧类一等奖。专著及论文多次获“广电总局科研成果奖”、“广播电视学会论文奖”、“金鹰电视节电视艺术论文奖”、“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

图书目录

序言对表演艺术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第一章 认识与思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教学和创作
浅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新发展
在表演多元化语境中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再认识
在传承中创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表演训练中的理论意义及再认识
洗尽铅华见“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形体动作方法”的启示与表演创作新方法探索
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表演创作中理论意义的再认识
阻止电影表演艺术“文化失范”的利器
第二章 表演与教育:电影表演纵横谈
表演艺术“调度”说
浅谈电影表演及教学
体系与师承、学生与传统
艺术教育的再发展
表演专业招生、教学现状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员
关于表演专业的行为能力管理
电影表演教育特色
中国电影表演中的意境美
第三章 训练与技巧:电影表演基础训练
中国戏曲表演对电影表演的影响
电影艺术与戏曲的渊源
浅谈戏曲表演对电影表演之借鉴
语言在表演训练中的重要性
跨界训练——影视演员形体素质基本训练的趋势
论影视演员的形体动作创作训练
浅析电影演员的微身体语言——面部表情
表演基础教学中的表演元素训练
想象的自由——表演教学札记
第四章 前沿与重构:表演艺术的新思维
论当代电影电视的表演创作的倾向性
演员——在创作中寻找技术
从传播的角度认识表演
浅议早期中国电影表演观念的流变(1905-1931)
演员创作角色的节奏
浅析多媒体在话剧及表演教学中的运用
我与格洛托夫斯基演技学派
轻电影与当代华语电影表演
CG时代的电影表演
从“丑”至“美”——新中国喜剧电影表演创作
编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