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

定 价:¥78.00

作 者: 张清民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 文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66291 出版时间: 2015-12-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是一部文学理论断代史研究*作。作者综合运用“社会网络矩阵”、“功能模拟”、“精神分析”、“症候阅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场域构成、基本特征及其社会语境、生成机制、认识建构、形态迭、话语论战及其所体现的文学生态、社会权力、文学知识、文化问题等的精神症候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该时期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节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打破了文论史、批评史写作中以人物带动历史的常规写作模式,采用以逻辑带动历史的写作方式,在问题和思想中描述该时期文学理论的对象与问题,在宏观中把握思想言路,在个案中分析症候所在,力避一般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写作容易出现的泛泛而论之弊。《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史料丰赡,论从史出,涵概资料与理论、个案与专题等的研究,具有“史”与“论”的双重价值。

作者简介

  张清民,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艺论*研究会理事、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有《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话语与秩序》《艺术解释的向度》,在《中国文学批评》《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70多篇。

图书目录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的逻辑限定与方法说明
第二节 本研究对象的社会场域状况
第三节 本研究对象的社会系统特征

第一章 20世纪30年代文学理论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权力斗争与文学理论生态
第二节 文化生态与文学理论形态
第三节 文人处境与文学理论生产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文学理论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商业生产机制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教育生产机制
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传播流通机制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文学理论的社会文化症候
第一节 认识的混乱与科学精神的贫困
第二节 课程的错置与教育建制的混乱
第三节 经世致用心态与理论实用选择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文学理论的精神生态症候
第一节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黯淡
第二节 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落寞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艺论的认识歧途

第五章 20世纪30年代文学理论的权力话语症候
第一节 文学理论话语场域的权力对峙
第二节 文学理论话语场域的权力争战
第三节 文学理论场域内的亚政治话语

第六章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话语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左翼文学权力话语的叙事特征
第二节 左翼文学学术话语的叙事特征
第三节 左翼文学批评话语的叙事特征

第七章 20世纪30年代京派文学理论的文化表征
第一节 文化冲突与文学道德重铸
第二节 京派文学理论的精神向度
第三节 京派文学理论的自律诉求
结语 理论缺陷与后设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