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初元,清廷诏开三礼馆,赓续康熙年间启动的编纂经籍计划,堪称高宗弘历政教实践之起始,其所纂修的《三礼义疏》,则是传统中国最后一部富丁影响的官修经典。《义疏》从发凡起例、撰写编辑到刊印、颁行历时共19年,这是当时极其重要的学术文化活动,更以三礼馆官方书馆的特殊地位,兼能体现朝廷施政导向与教化意涵;参与其事者超过150人,与同期其他官方书馆一同集聚了较大规模的儒生文人群体,反映着乾隆初年的礼学水准与上林风貌。三礼馆以《义疏》为代表的成果,牵涉经学、史学、文献学、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乾嘉学术的学术史背景之。考索三礼馆始末,既应着眼于三礼馆史实本身,又力争能从此出发,贯穿乾隆初期前后之政治、文化、学术发展脉络。《乾隆三礼馆史论》作者张涛调查官方档案,研析私人著述,对三礼馆纂修《义疏》一事的经过与历史意蕴作出探讨,以期展现当时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的多重面相,并增进对中国经学、礼学之本质特征的深入理解。